罕見病骨髓纖維化 早期病徵似老化易被忽略

撰文:吳梓楓
出版:更新:

骨髓纖維化是一種罕見血癌,根治的方法只有骨髓移植。可是,骨髓移植手術風險較大,年紀較大或身體狀況較差的患者並不適合,加上移植後仍有一定復發風險。有血液及血液腫瘤科專科醫生指,及早控制病情是治療關鍵,目前已有一種口服標靶藥可以幫助患者延長存活期和改善生活質素。聖雅各福群會惠澤社區藥房已有這種藥物的藥物資助計劃,幫助有經濟困難的患者。

骨髓纖維化的出現主要是由於基因突變,血液及血液腫瘤科專科喬夏利醫生說:「最常見的基因突變是JAK-2,五成半至六成患者均有此突變,另外還有CALR、ASXL1、TET2等。」骨髓纖維化的確診年齡中位數為65至67歲,這班患者已屆長者之齡,他們較容易將骨髓纖維化的早期病徵如疲倦、體重持續下降、盜汗等視為一般老化現象,患者有機會延遲求診。部分患者出現病徵時已屆晚期,以致錯過黃金治療期,這些症狀主要是脾臟腫大、左上腹出現疼痛、腹部脹大和皮膚黏膜蒼白等。

骨髓纖維化的確診年齡中位數為65至67歲,這班患者已屆長者之齡。(Getty Images)

骨髓移植手術後仍有復發風險

以往的傳統治療主要是控制病情,病情嚴重或高風險的便需要進行骨髓移植手術。喬夏利醫生說,臨床上醫生會應用到量度風險的風險分級表,考慮多個患者因素如年齡、白血球數量、血紅素水平、外周血骨髓芽細胞和有否體制性症狀等,風險級別愈高,存活期中位數愈少。」其中一個評分系統是IPSS,若得出的分數屬於低風險級別,存活中位數為11.3年,中等風險則下降至4至7.9年,高風險更下降至2.3年。「越高風險的患者,醫生會較大機會考慮為他們安排骨髓移植手術,惟並非人人適合,死亡率約10%至20%,年紀太大或身體狀況均不適合,而且手術後仍有一定機會復發,因此術後患者也需要繼續監察病情。」

新型標靶藥物有效針對突變基因

聖雅各福群會惠澤社區藥房註冊藥劑師盧建業表示:「目前有一種較新型的口服標靶藥物,能抑制致病的基因,作標靶式治療。研究顯示在治療的第24週,藥物有效令五成半患者的脾臟大小縮小50%或以上。患者的症狀得以明顯舒緩,有效減少發炎和控制血球,胃口亦有轉好。整體存活期亦由2.3年增加至5.3年,死亡風險下降65%。」

盧建業藥劑師表示,患者若想透過政府安全網用藥,可由醫護人員轉介,並需通過經濟審查;若未能符合申請政府安全網的患者,則可到聖雅各福群會惠澤社區藥房,在經過經濟審查下購買藥物,患者可節省約6成藥費開支。

(左起)骨髓纖維化患者柯女士、血液及血液腫瘤科專科喬夏利醫生、聖雅各福群會惠澤社區藥房註冊藥劑師盧建業。

個案:腹部漲大至如懷孕五個月般大

今年62歲的柯女士由2000年開始,經常感到頭暈,「入院時基本下需要兩、三位護士幫我我上病床,那時候連遞起腳磅重也沒有力 」,當時確診血小板過高。及至2017年,她的脾臟發大問題嚴重,如懷孕5個月一樣。醫生解釋,由於脾臟吸收過多血液,影響其他器官及四肢,更令她未能走動。

過大的脾臟壓著輸尿管和肛門,6小時的睡眠要去7次洗手間,難以出行。胃口亦急降,形容為吃一口已飽但又很快感到肚餓,體重由最高的130磅跌至不足100磅。由於脾臟過大,部分脾臟因為未能供血而壞死,嚴重時她曾需以嗎啡止痛。

之後她先後切除過大的脾臟及換骨髓,術後精神好轉。但20個月後復發,醫生建議她繼續服用標靶藥物,以控制肝臟大小、紓緩症狀。之後因為經濟問題而擔憂,幸好申請聖雅各福群會惠澤社區藥房的資助,至今病情仍受控,能維持一定生活質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