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癌|9歲血癌女童急需骨髓移植 捐贈造血幹細胞3大好處助救人

撰文:劉淑文
出版:更新:

9歲女童沈珺妍(Charlotte)近日患上血癌,目前於啟德兒童醫院接受治療,由於化療未有效控制病情,急需兩周內物色適合的造血幹細胞進行移植,延續生命。其母好友於網上呼籲市民前往紅十字會登記成為「周邊血幹細胞及骨髓捐贈者」。到底周邊血幹細胞捐贈是甚麼?過程又是怎樣?

沈媽媽好友Mandy帖文表示,Charlotte一向無大病,但8月尾突然高燒不退,驗血後更確診罹患骨髓性白血病(血癌),其後轉往啟德兒童醫院就醫。Mandy稱:「這件事她的家人頓感晴天霹靂,小朋友忍受對化療的折磨,父母更心傷因為化療未有效控制病情,惟現時靠10000分之一機會,爭分奪秒,希望覓得合適捐贈者」。

9歲女童沈珺妍(Charlotte)近日患上血癌,急需兩周內物色適合的造血幹細胞進行移植,延續生命。(facebook圖片)

Mandy指,在疫情期間因没有海外聯繫,只靠本港骨髓資料庫配對,懇請市民幫忙親身前往紅十字會登記成為「周邊血幹細胞捐贈及骨髓捐贈者」,或於捐血時登記成為捐贈者。紅十字會將進行配對,如確定為合適捐贈者,將獲通知進行進一步配對及身體檢查,「希望兩星期內可物色適合的造血幹細胞進行移植,延續生命。」

Mandy續稱,「我的好友一直是位超級好媽媽,對女兒十分重視,誇張到自女兒出生後,9年間不敢約朋友去晚飯,珍惜每一刻工作後去回家陪女兒做功課聊天。」她冀望市民廣傳訊息,鼓勵身邊18至50歲親友前往捐血及登記成為捐贈者。「捐髓者的無私貢獻,能把陷入谷底的Charlotte 一家,帶來生命的曙光,萬分感激。」

相關文章:9歲女童患血癌急需骨髓移植 親友呼籲市民登記成捐贈者

沈媽媽好友Mandy懇請市民幫忙親身前往紅十字會登記成為「周邊血幹細胞捐贈及骨髓捐贈者」。(facebook圖片)

白血病知多啲

白血病(Leukaemia),泛指與血液及骨髓相關的癌病,分為急性與慢性兩種,也包括霍奇金淋巴瘤與非霍奇金淋巴瘤及骨髓腫瘤等。此病為香港十大癌症之一,排行第九。

+26

《香港癌症基金會》資料指出,由於不成熟的母細胞佔用骨髓裡的空間,擠掉健康的血細胞,導致出現以下的症狀(按圖):

+1

貧血:紅血球不夠,臉色蒼白、孱弱無力、容易疲倦、呼吸急促

反覆感染:白血球不夠,口腔疼痛、喉嚨痛、發燒、盜汗、咳嗽、小便時感到熾熱、傷口發炎、生癤

經常瘀傷和出血:血小板不夠,未經撞擊即瘀傷、鼻子或牙齦經常出血、婦女經血多

相對較少的症狀包括:骨痛、牙齦腫痛、皮疹、頭痛、視力惡化、嘔吐、淋巴腺腫大、脾臟腫大導致不適、胸口痛

個別患者可能完全沒有症狀,驗血才發覺有白血病。

捐贈造血幹細胞助有需要人士

根據香港紅十字會輸血服務中心網站資料,現時除傳統的骨髓捐贈外,造血幹細胞亦可透過血液分離機從捐髓者的周邊血抽取。

▼捐贈造血幹細胞過程知多啲(按圖👇👇👇)

+1

其實整個捐贈過程需要三至四小時完成,不需進行全身麻醉。而在正常情況下,因為血液中的造血幹細胞含量非常低,捐贈前3天需要注射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才能將骨髓之造血幹細胞驅趕至周邊血來便於收集,現時被各主要國家衛生主管機關核准常規使用。

造血幹細胞是經由血液分離機取得,過程與一般捐血類似(如成分捐血捐贈血漿和血小板)。 白血球生長激素(G-CSF)普遍應用於很多病患,如癌症病患接受化學治療或造血幹細胞移植後,使用白血球生長激素(G-CSF)使白血球數目提高。但是如果提取的造血幹細胞數量不足夠,捐贈者或需要進行第兩次的血液分離程序。

誰是合適的捐贈者?

捐髓者與病人的白血球組織型( HLA )是否吻合是骨髓移植成功的關鍵。 紅血球有A、B、AB和O等血型,白血球也有組織血型,主要分為A、B、C及DR八組。每組均包涵多種不同抗原,所以白血球組織型多達數千種。 登記者需先接受驗血以確認其白血球組織型,倘若登記者的白血球組織型與病人脗合,就是一個合適的捐贈者。

相關文章:【身體檢查】肝癌肺癌乳癌檢查幾時做?一文看清7種癌症篩檢詳情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