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士脫髮|入秋容易甩頭髮?脫髮成因全面睇 中藥調理無副作用
不少女士悉心打理秀髮,卻往往忽略了如影隨形的脫髮問題。事實上,女士脫髮風險不比男士低,而且成因複雜,隨時突然來襲,一發不可收拾,秋冬更是脫髮的高危季節。中醫對女士脫髮成因有深入而完整的解說,透過中醫治療脫髮不止顯效,對整體健康也有莫大益處。
秋冬成脫髮高危季節 皆因天氣令毛囊堵塞
秋冬是脫髮的高危季節,是因為寒冷和乾燥兩大季節特點。天氣寒冷會令頭部毛囊收縮,導致頭髮難以吸收營養;如果頭髮長,營養則更難到達髮尾,令頭髮開叉、變黃;嚴重更會出現局部性脫髮,即「斑禿」。而天氣乾燥容易使頭油分泌增多,增加毛囊堵塞風險。此外,香港人喜歡打邊爐也愛吃辣,秋冬尤其熱門,不過邊爐相當油膩,麻辣火鍋更甚。享受美食過後,可能隨之要面對毛囊堵塞和頭瘡等頭皮問題,種下脫髮惡果。
另外,從生物學角度而言,秋天是動物換毛的季節之一,目的是換上優質厚毛,為冬天禦寒做準備,因此秋天脫髮傾向較其他季節多;中醫會視秋天為調理的季節,把握這段日子調理身體的話,反而會令功效更佳。
女士脫髮成因多種 與肝腎有莫大關係
所謂「髮為血之餘,腎之華在髮」,除了天氣影響之外,中醫論理指出,頭髮健康與肝臟和腎臟有莫大關係。「肝藏血,髮為血之餘」,肝臟的功能之一是製造血液,血液充足便能滋潤頭髮;「腎藏精,主骨生髓,其精在瞳,其華在髮」,意思是當腎臟健康,腎精充足,為頭髮提供源源不絕的營養,頭髮便會像盛開的花一樣茂盛。
從上述的中醫理論可解釋各種女士脫髮成因。「內分泌失調」最常見。女性在懷孕、停經或更年期期間,內分泌會出現明顯改變,因而影響毛髮生長。例如更年期令荷爾蒙改變,因而腎氣衰減;而懷孕和分娩會嚴重耗損血氣和精氣,引致脫髮,產後三個月更是脫髮高峰期。
此外,不少香港女性要平衡工作和家庭,承受巨大壓力,而「壓力和情緒」正正是脫髮成因。中醫認為「積鬱憂思,暗傷精血」,意思是過度或持續的壓力、思慮及憂傷會極傷精血,令營養無法充分供給頭腦,增加脫髮風險。壓力過大也會造成肝火旺,也會令頭髮毛囊收縮,以致不能滋養頭髮。
在女士身上常見的脫髮原因還包括「過度節食」和「頭皮受損」。節食有機會導致營養不良,缺乏蛋白質和鐵質尤其會增加脫髮風險;頻密電髮或染髮會對頭皮造成傷害,使頭髮容易折斷,而高溫吹頭也會傷及毛囊,導致脫髮。
「疾病和藥物」也有所影響。部分女性疾病也與腎精相關,所以經常伴隨脫髮問題,例如多囊卵巢症、貧血等。而有些藥物也會帶來脫髮副作用,例如荷爾蒙藥、抗抑鬱藥、降血壓藥、薄血丸、抗癌藥等影響身體激素的藥物。
中醫以固本培元為基礎 針灸配合多種藥材調和臟腑
中醫在治療脫髮具有豐富經驗,中醫會先透過望聞問切,診斷脫髮證型。事實上不論男女,大部分成因都與遺傳性脫髮脫不了關係,同時後天的壓力、生活習慣和飲食等因素令脫髮問題加重。對比男性脫髮主要是與雄激素有關,及發生於如額角與頭頂等頭皮的位置不同,女性脫髮多數是頭頂的瀰漫性脫髮,以頭頂稀疏,或者髮界變寬為主,甚少會完全「地中海」。
中醫認為治療脫髮的關鍵是要針對肝腎不足與脾胃濕熱,肝腎不足就要服藥補肝腎;脾胃濕熱就要清熱袪濕,根據具體情況選方用藥,目的是平衡體內五臟氣血,保護肝腎;同時中醫會以針灸配合用藥,透過刺激指定穴位,可調和肝腎及提升功能,並疏通經絡,促進血液循環。
「固本培元」是中醫治療脫髮的基礎,他們經常採用「健脾、補血、補腎」三大治療方向。茯苓便是其中常用的藥材,有助增強脾胃功能,促進血液運化,為頭髮供給營養。一般而言,臨床上脫髮患者都會較多頭油,如果患者的頭皮易紅和癢,都可歸類為熱性體質,他們不宜服食人蔘、鹿茸等會使陽氣更盛的藥材,否則會形成熱毒,這些熱毒會加重脫髮問題。
中醫治療脫髮的另一優勢是無副作用,例如屬植物雌激素的黃豆和黑豆,能抗衰老之餘,亦可平衡過多的雄激素,減少DHT(Dihydrotestosterone)產生,同時能降低女性患癌的機率。事實上,定期調理最為適合女士預防脫髮,尤其秋冬季節,飲用滋補藥湯,除了可增強髮質,對整體健康也有莫大益處。
要成功治療脫髮,重點在於堅持。由於每日脫落的頭髮超過100條,就表示有脫髮問題;中醫治療雖然可以即時改善掉脫情況,但由於每一個月頭髮平均只長1厘米,這些新生的「𡃁毛」起碼需3至4個月才變得顯眼,變得顯眼及增加到髮量,所以治療必須要耐性與堅持;而且一旦毛囊已經閉合,任何治療方法都回天乏術,因此「病向淺中醫」十分重要。
(以上資料由客戶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