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虛|腎虧腎氣差快衰老!中醫教1招咬牙吞口水激發腎氣滋養腎精

撰文:吳梓楓
出版:更新:

腎虧、腎虛,聽到中醫這樣診斷,相信不少人定必聞之色變。在中醫角度而言,養腎除了可在飲食、起居方面入手外,原來尚有一套以吞口水為主的叩齒咽津養生法,可幫助人體補益肝腎、延緩衰老,達到延年益壽的效果。

腎虧等於腎功能差?

中醫角度認為,腎是先天之本,主生長發育、水液代謝、生殖及內分泌功能,亦即泌尿系統、生殖系統和某些內分泌系統也包括在腎的概念內。

「腎虛」和「腎虧」並不代表患有腎病或腎功能不好。「腎虧」是指腎氣(腎系統的總體機)虛弱,是坊間一個較廣泛和通俗的說法, 與「腎虛」同一概念。腎虛和腎虧的症狀和成因相同,但腎虧再嚴重一些,如腎虛只有1至2項腎虛症狀,腎虧人士則可能會出現3至4項症狀,且症狀較為嚴重。

▼ 腎虛的人會有什麼症狀?(按圖 👇👇👇):

+4

相關文章:【中醫教室】腎虧脫髮尿頻不舉 養腎8招冚被蓋腳底幾點泡腳好?

早晚叩齒咽津延緩衰老

據健福堂註冊中醫師姚欣彤分享,隨着年歲增長踏入中年,體內的腎氣逐漸衰少,身體機能開始衰退,各個臟腑器官衰弱。因此腎氣不足人士,特別是50歲以後,可以多做這套「叩齒咽津」的養生方法,以延緩身體衰老、固本培元、補益肝腎,延年益壽。

在進行「叩齒咽津」前,姚欣彤醫師表示須先調節情緒,心平氣和,並在一個寧靜舒適的環境,採取靜坐、平臥或站立姿勢,然後雙眼閉合,嘴巴輕閉,開始叩齒。

▼每日早晚咬牙吞口水也可養腎,到底這套「叩齒咽津」養腎方法如何進行? (按圖 👇👇👇):

+11

叩齒咽津養腎法:

1. 叩齒:

活動上下牙齒,輕輕的、有節奏的做上下方向的牙齒叩擊。叩齒期間,可逐漸增加叩齒的力度,叩擊次數一般以36次為佳。

2. 攪舌:

叩齒後,用舌尖頂着上顎,然後貼着上下牙齦和牙面來回攪動,先順時針9次,再逆時針9次,然後在口腔左右各攪動舌頭9次,注意力度要輕柔。

攪舌後口中津液(即唾液)漸多,此時鼓腮用唾液含漱36次。

3. 漱口後咽津:

將津液分3次緩緩咽下,並想像把咽下的津液直下小腹丹田之中。

整體操作每天早晚各做1次。

▼ 同場加映:中醫認為五色食物對應五臟,當中腎對應黑色,建議可多吃黑色食物,有助於養腎,以下是黑色食物例子(按圖 👇👇👇):

+2

補腎陰湯水:花旗參螺頭湯(4人分量)

+3

相關文章:補腎茶|腎虛=腎虧=腎功能差?黑豆杞子6款茶療滋陰補腎防失眠

齒、津養腎原理

初聞「叩齒咽津」養生法一般人可能會感匪夷所思,不太理解「齒」(牙齒)及「津」(口水等體液)對養生的作用。不過,姚欣彤醫師解釋指,中醫認為腎主骨生髓,而齒為骨之餘,可見牙齒與腎氣密切相關。

叩齒激發腎氣

當腎精和腎氣充足,就能促進骨骼、骨髓及牙齒等機體生長發育,因此叩齒這個動作能夠有助激發和固護腎氣,補腎益氣。

咽津滋養腎精

而「津」在中醫角度則是一種體內性質較清稀、流動性較大的液體,一般散佈於體表皮膚、肌肉和孔竅,並能滲注於血脈,對人體有滋潤作用。而口腔內的唾液亦屬於「津」的一種,稱為口津。中醫認為腎液為唾,唾液是由腎精所化生,因此咽津有滋養腎精的作用。

當腎中精氣充足,人體臟腑和經絡等組織器官才能維持正常生理活動,因此「叩齒咽津」養生法,能夠養好人體內的腎精及腎氣。

▼ 同場加映:除了多食黑色食物外,多按壓以下的穴位,亦有助補腎(按圖 👇👇👇):

+2

相關文章:【中醫教室】腎虧非腎病=不舉?6大成因食療穴位補腎多吃黑食物

叩齒咽津功效

叩齒除了有補腎益精功效外,姚欣彤醫師指出叩齒的動作能夠鞏固牙齒和牙周組織,促進其血液循環,增強其抵抗力,增加牙齒的自潔作用,同時可以保持咬肌機能,有益於口腔健康,防止牙周病,延緩退化。

此外,由於「腎氣通於耳」、「腎主骨生髓」,腎中精氣充盈,則腦髓、脊髓和耳竅得以濡養,所以叩齒也能透過補腎益精來達到耳聰目明、健腦等作用。

而咽津除了有滋養腎精功效外,還能健脾和胃,補益肝腎,濡潤孔竅,潤澤肌膚、四肢和五臟,滑利關節。同時,咽津的動作促進口腔唾液分泌,有助消化,防止消化不良。

此外,姚欣彤醫師亦建議在進行「叩齒咽津」期間,亦適宜在飲食及起居習慣上作出配合,當中她建議可選擇以下一些具有補腎益精作用的食物:

宜吃補腎益精食物:

豬肉、鴨肉、蛤蜊、黑芝麻、黑豆、枸杞子、桑椹、蓮子、芡實、淮山、核桃、栗子、蜂蜜等

忌吃寒涼、生冷、辛辣食物:

冷飲、涼茶、冰冷的水果、雪糕、刺身壽司、辣椒、咖喱等。

▼ 同場加映:以熱水泡腳、保暖足部等8個養腎方法(按圖 👇👇👇):

+10

相關文章:【中醫教室】腎虧脫髮尿頻不舉 養腎8招冚被蓋腳底幾點泡腳好?

患牙周病者忌進行

同時,姚欣彤醫師又指要隨時注意天氣冷暖變化,適當添減衣裳,避免著涼;保持居住環境通風涼爽,避免潮濕,若濕度過高,可使用抽濕機;早睡早起,確保睡眠充足;適當進行運動,例如耍太極拳或散步。

不過,姚欣彤醫師特別提到當患有口腔、牙周疾病時,例如口舌生瘡、口腔糜爛、牙齦發炎、紅腫疼痛等,患者必須先待相關病情痊愈,方能進行「叩齒咽津」。此外,在進行「叩齒咽津」期間,力度亦要輕柔,避免咬傷舌頭和口腔壁。同時不能以咀嚼或咬硬物替代叩齒,以免對牙齒造成損傷。

健福堂註冊中醫師姚欣彤。(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