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質|上熱下凍3種體質怕凍又怕熱?薑棗茶烏雞湯3款食療健脾補陽

撰文:梁啟敏
出版:更新:

夏天動一動就大汗淋漓,容易上火,但一飲凍飲就腹瀉冒冷汗,又怕熱又怕冷,究竟什麼原因?究竟屬於寒底或熱底?怕熱又怕凍可以靠什麼食療改善?
撰文:健福堂註冊中醫師方麗璋

飲食不節(暴飲暴食、偏食)、愛吃寒涼食物及凍飲、經常吹冷氣、熬夜等都會導致體質旨熱又怕冷。(GettyImages)

萬物皆有陰陽,人體是由陰陽結合而成的整體,上、外、背屬於陽;下、內、腹屬陰。人體內陰陽二氣的升降運行協調,是維持人體生命正常運作的基礎。陰陽維持平衡,冷熱就平衡,陰陽失調,就會表現出怕冷或者怕熱。由於各個部位,對應的陰陽不同,有的部位怕冷,有的部位就怕熱。

出現怕熱又怕凍體質的成因主要與飲食不節(暴飲暴食、偏食)、愛吃寒涼食物及凍飲、經常吹冷氣、思慮過多、熬夜、久坐少運動及房事過多等有關,臨床上亦相當常見。

▼體質:上熱下寒,會有什麼症狀?(按圖👇👇👇)

成因:經常飲食不節(暴飲暴食、偏食)、愛吃寒涼食物及凍飲、思慮過多、經常久坐少運動

症狀:嘴經常生瘡、臉上生痘痘、口乾舌燥、目赤眼乾,但腿腳、膝蓋卻發冷、肚腹不溫、大便不成形、尿頻、經痛等,這就屬於典型的上熱下寒表現。

這些表現主要由於體內陰陽升降失衡,身體的中焦(脾胃)不通,寒熱互阻,上焦(心肺)有熱,下焦(肝腎)有寒,上熱下寒就形成了。

▼改善食療:薑棗飲,可溫中散寒,健脾養胃(按圖👇👇👇)

+9

此外,此類人士可以多吃平性食品為主,如:

麵食類:米飯、饅頭;小米粥、南瓜粥
蔬菜類:粟米、紅蘿蔔、番茄、山藥、馬鈴薯
肉類:牛、羊肉、雞肉、豬肉
少食:煎炸、燒烤食物
少飲:啤酒冷飲、生冷食物

其他改善方法:按摩腹部

按摩腹部:手掌由胃脘部開始向下推到小腹,反覆推按5-10分鐘,雙手或者單手都可以。如果有阻滯點(硬塊、結節、痛點),一定要反覆推揉,將其推開揉散。每天1-2次,從而達到舒肝理氣、開胃健脾的目的。

▼體質:真寒假熱,是什麼成因?(按圖👇👇👇)

成因:與喜喝冷飲、經常吹冷氣、一上火就服用涼茶等寒涼的藥物、濫用抗生素等有關,漸漸造成人體的陽氣虛衰。

症狀:手腳心熱或涼、內心燥熱不安、易上火、稍微動一下就容易出汗,下肢容易水腫、晚上經常失眠、夜尿頻多。口渴但喜歡熱飲,飲亦不多、吃寒涼食物時容易腹瀉冒冷汗,舌質淡暗苔白厚或潤滑。

元氣虧虛,陽氣無法潛藏時,就會在周身形成虛火,出現口舌生瘡、牙痛、口渴、喉嚨乾喉嚨痛、頭痛眩暈;虛陽衝到體表,更嚴重會出現全身燥熱、手腳心熱、面紅、出汗等。虛陽外越是內真寒而外假熱,也就是陽虛嚴重的表現。

▼改善食療:肉蓯蓉桑寄生羊肉湯,具溫腎壯陽,補氣養血功效(按圖👇👇👇)

+7

這些人平素應該多食熱性的食物,如薑、花椒、蔥蒜、韭菜、牛羊肉等,少吃冷飲寒食,如黃瓜、苦瓜、莧菜、白蘿蔔、甘蔗、西瓜、梨、海鮮等。

其他改善方法

盡量減少開空調,注意保暖,經常早上曬太陽,採自然之陽氣,補人體陽氣之不足。早睡早起做運動,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體質:陰陽兩虛,應該如何改善?(按圖👇👇👇)

成因:多因久病不復,陰陽俱損,或陽損及陰,或陰損及陽所致。常見於熬夜、縱慾過度、年老體弱或多種慢性疾病的後期。

症狀:對冷熱氣候均不適應,冬不耐寒,夏不耐熱,換季時病情加重、形體嬴弱、精神萎頓、少氣懶言、倦怠乏力、形寒肢冷、稍動則發熱汗出、心悸目眩、頭暈耳鳴、舌淡而少津液,或有齒痕,或舌苔如剝脫狀。症狀複雜而易變。進補時應採用陰陽並補,養陰溫陽和滋陰壯陽等相關補法。

▼改善食療:黑豆生地烏雞湯,滋陰補陽固本(按圖👇👇👇)

+6

飲食方面盡量選用較平和的食物,例如黑豆、芝麻、栗子、核桃、雞肉、雞蛋等。在兩虛基礎上採用陰陽並補,不要偏向一方,比如今天吃了溫熱的羊肉,為了不上火,可以搭配一點涼性的白蘿蔔,黑木耳。忌吃生冷,辣的食物。

其他改善方法

平時應該堅持運動,可以透過慢跑,散步,瑜伽,八段錦,太極這些溫和的輔助運動來調理身體。保持良好的作息時間,避免熬夜,早睡早起。

健福堂註冊中醫師方麗璋(撰文者提供)

相關文章:【中醫教室】燥底易忟憎致痛風生蛇!綠豆沙酸梅湯3食療清熱疏肝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