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宜忌|汗多損血氣脾胃差 宜增酸減苦吃紅色2款湯水養心健脾
立夏(5月5日),意味著夏天正式來臨,溫度明顯升高,炎暑將至,雷雨增多。註冊中醫師潘咨遐指,立夏熱汗較多,容易出現中暑和「冷氣病」,造成關節痛或著涼等問題。立夏應如何保持健康?即睇立夏的養生食療及日常生活提示!
立夏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七個節氣,為夏季的首個節氣,標誌着盛夏來臨,開始晝長夜短,氣溫升高。此節氣天氣雖漸熱,但早晚依然較涼,日夜溫差仍較大,潘醫師提醒大家宜隨身帶備外套,避免全日穿一件厚衣服,以免日間焗得滿身大汗,反而更易着涼。
立夏汗多易倦、消化不佳
夏天少不了流汗,出汗易傷陽,可造成中暑,需要適量補充水分。加上,「汗為心之液」,出汗過多會耗傷津液及氣血,心火壓抑過多可使身體疲乏精神欠佳。而且暑也必夾濕,濕氣可削弱腸胃消化功能,出現胃口不佳、腹瀉、腹痛、大便爛、四肢困倦等不適。
此外,夏天必備凍飲或涼食,例如凍汽水、雪糕等,進食過多寒涼食物會積聚濕氣,令本來較弱的脾胃雪上加霜。
夏天必須提防「冷氣病」。天氣熱汗出較多,令人毛孔打開,出現皮膚腠理疏鬆,容易令人體受風受寒。潘醫師提到,如果畏暑貪涼和不避寒氣,即進出冷氣地方時沒有注意加件外套或習慣冷風直吹身體,便很易患「冷氣病」,造成關節痛或著涼。因此,出汗後應及時擦走,並避免冷氣直吹頭、頸肩及膝部位置。
立夏易養心
夏天屬火,火氣通於心,故夏季與心氣相通 。潘醫師表示,中醫認為心與人們的思維、神志關係密切。夏季天氣炎熱,心陽偏旺,影響神志狀態,容易使人煩燥不安,心神不寧,晚上睡眠質素欠佳,並且有心悸、面紅、暗瘡、口乾苦、口舌生瘡等,所以夏季養心,著重靜養,精神上宜保持安靜,戒燥戒怒,並注意充足休息、多食瓜菜,避免食用煎炸、辛辣等食品。
五臟又對應五色,赤(紅)代表心,因此可多吃紅色食物護心。不過,容易心火盛(心煩急躁、面紅口渴、失眠、大便乾、口舌長瘡)的人則不宜進食太多紅色食物,相反陽虛(面色白、倦怠乏力、少氣懶言、口淡不渴、小便清長、大便溏薄、舌質淡白)的人夏天就要多吃一些。
▼紅色食物護心:(按圖👇👇👇)
立夏養生飲食貼士
1. 增酸減苦
春夏交替,相對人體臟腑,此時肝氣漸弱,心氣漸強,飲食原則是增酸減苦,補腎助肝。適當吃酸味食物,如番茄、檸檬、山楂、烏梅等,酸性收斂,既可預防流汗過多而耗氣傷陰,且能生津解渴,健胃消食。
不宜進食太多苦味食物如苦瓜、芥蘭等。一般苦味食物帶有消暑功效,但性質寒涼,月經期間的女士或身體較虛弱的人在這個時候進食,或會出現頭暈、腹痛和腹瀉等徵狀。
2. 飲食清淡易消化
立夏可多吃時令蔬果,蔬果多為清涼且水分較多,具生津解渴、清熱消暑、清心除煩的作用。相反,辛辣、煎炸及油膩的食物,容易令身體產生內熱及濕熱的情況,夏季應少吃為妙。
3. 清熱安神食物
由於夏天屬火,對應的臟腑是心臟,心火容易上炎,容易心煩易怒、口舌生瘡、多夢、睡眠差,可多吃有助清心火、清熱安神的食物,例如麥冬、赤小豆、竹葉、苦瓜、黃瓜、西瓜等。
4. 立夏養生湯水
▼太子參淮山蓮子瘦肉湯:(按圖👇👇👇)
▼荷葉淮山茯苓豬展湯:(按圖👇👇👇)
曬太陽都有助養生
▼其他養生貼士:(按圖👇👇👇)
1. 曬太陽
2. 每頓飯不要過飽
3. 早睡早起
4. 宜清晨或傍晚時做輕鬆的運動
5. 運動後別立即洗澡
*上述食療建議食用前諮詢註冊中醫師。
相關文章:【夏天進補】亂補易爆瘡花旗參人人啱?夏天4大補品淮山增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