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叔病逝︱廖啟智不敵胃癌 醫生列舉高危習慣 及早診斷增存活率
曾奪兩屆金像獎男配角的資深演員廖啟智(智叔),去年底因胃部不適求診而發現不幸患上胃癌。昨日不敵病魔離世,享年66歲。根據醫管局統計數字,於2018在香港常見癌症當中,胃癌排行第六,絕不可小覷。本文請來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梁廣泉醫生,列舉導致胃癌的因素及高危人士,並解釋及早診斷的重要性。
增加胃癌風險因素 日常生活隨處可見
智叔雖年屆66歲,但不煙不酒,為何會患上胃癌?事實上,現時醫學界認為胃癌成因未明,但梁醫生指除了吸煙飲酒會增加患上胃癌風險,飲食習慣以及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都有機會導致胃癌。
「胃部功能是儲存和消化食物,因此飲食習慣與罹患胃癌自然相關。現時醫學界普遍認為長期缺乏蔬菜和水果,以及長期進食硝酸鹽含量高的食物,會增加患上胃癌的風險。硝酸鹽含量高的食物包括經加工、醃製或燻製食品,例如香腸、臘肉及鹹魚等;此外,隔夜菜亦會隨著擺放時間愈長而增加硝酸鹽含量,高危的隔夜菜包括菠菜、莧菜、白菜仔、蘑菇等。」
除了飲食習慣,幽門螺旋桿菌也被認為是另一個胃癌成因。「幽門螺旋桿菌是一種可寄生在胃部或十二指腸內的細菌,它們會分泌出物質破壞胃黏膜的保護功能,並誘使胃部分泌更多胃酸,繼而引發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長期受感染甚至可能令病變的胃細胞逐步演化成胃癌。現時醫學界未能確定幽門螺旋菌的傳播方法,只能估計是透過口水、體液、食物或糞便等傳播,因此注意環境清潔及個人衛生可有效避免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梁醫生解釋。
此外,家族近親曾患胃癌的人士,會較一般人患上胃癌的機會較高。尤其是肥胖人士、50歲以上的年長人士,以及胃部有瘜肉、進行過胃部切除手術或患有惡性貧血人士,以及從事煤炭、金屬或橡膠業工作者,都罹屬胃癌的高危一族。
胃癌初期症狀不明顯 容易被誤診作胃潰瘍
胃癌死亡率高企,主要是因為早期一般沒有明顯症狀,患者往往於中後期才發現,錯過治療最佳時機。胃癌初期的症狀和其他腸胃疾病相近,包括容易飽、食慾變差、吞嚥困難、噁心、腹痛、消化不良,甚至胃出血、胃灼熱、胃酸倒流等,因而容易被忽略。「如果吃飽後仍會感到胃痛,可能是胃裡有癌變情況出現,因為食物落入胃部後,與腫瘤摩擦而產生痛覺。其他情況,例如平日胃痛但吃飽後就不痛,則比較屬胃潰瘍。」
隨着腫瘤變大,症狀會變得明顯並惡化,例如胃出血並引起吐血或排出黑色糞便。在胃癌晚期,癌細胞更可能擴散至鄰近器官,例如腹膜、肝臟、肺部和骨,導致嘔吐、黃疸、腹水、咳嗽、骨痛等症狀。另外,相較其他症狀,有部分患者出現體重急降時,因為沒有特別痛楚感覺,甚至以為是自己瘦身有成。然而梁醫生明言,消瘦已代表腫瘤已擴散,應盡快進行胃鏡檢查。
切除胃部後仍可正常飲食 部分患者或需以藥物輔助治療
在治療胃癌的方案中,現時仍然以手術為主,包括切除部份或整個胃部。對於切除胃部,許多人會擔心日後能否如常享受美食,對此梁醫生表示不論切除部分或整個胃部,兩者手術後都需要經歷飲食逐步調整的過程,例如先從不能飲食,進展至可飲少量清水,再慢慢從清流質、流質調整至半流質食物,最後可以進食普通食物。
「只切除部分胃部的患者,消化功能會恢復得較快。除了較容易有飽滯感,應少食多餐及選擇容易消化的食物之外,一般不會有嚴重後遺症。而切除整個胃部的患者,康復過程會較長。由於食物將直接從食道落入小腸,因此手術後在進食速度、食物選擇等方面須更加留神。雖然最終能逐步恢復到正常飲食,但還是以少食多餐、選擇容易消化的食物為主。」
除了手術外,醫生在衡量患者的復發風險時,如認為風險較高會在手術後,安排輔助放射治療和化療。而部份情況較嚴重的腫瘤,化療或會安排在手術前進行;至於如果腫瘤已出現擴散,治療就會以藥物為主,包括化學治療、鏢靶治療以及免疫治療。
及早診斷可提高存活率 定期胃鏡檢查可助減風險
一如其他癌症,若能於早期確診胃癌,五年存活率可達九成。然而,由於初期胃癌的症狀不明顯,而且經常被誤定為胃潰瘍,到確診時一般都已到中至晚期,治療成效不佳。胃癌的五年存活率在全球而言平均約有兩至三成。梁醫生引述資料表示,胃癌在全球癌症致死率排名第三。
梁醫生續指,日本的五年存活率較好,接近八成,主要原因在於日本本身的胃癌發病率屬全球最高,所以日本人會定期進行胃鏡篩查,胃癌在早期被發現的機會較高,因此五年存活率亦較高。可見及早診斷胃癌可大大提高存活率,40歲以上人士,尤其是持續出現上消化道症狀的人士,最好定期進行胃鏡檢查。
梁廣泉醫生,香港註冊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照片由醫生授權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