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春雨潮濕易誘發氣管問題 打小人有助身心愉快?
今日(3月5日)是廿四節氣中的驚蟄,「驚蟄」意味著萬物蘇醒,春回大地,「蟄」具有潛藏之意,隨著春天時節第一聲雷嗚的打響,蟄居動物因而甦醒,而對於人體的影響則由於氣溫變化和潮濕的環境,會使曾受損的肌肉骨骼組織血脈不通,導致酸痛不適或舊傷復發。在各種因素影響下,心情也相對受之影響,按民間傳統,驚蟄是需要借「打小人」以紓解身心鬱悶。究竟這項民間傳統是否有其功效,天氣轉變對我們的身心有何影響呢?本文請來香港註冊中醫師羅秀清醫師為大家解答疑難。
「打小人」習俗有助肝氣疏通
香港人習慣在驚蟄當日「打小人」,用鞋拍打不喜歡的人或事,藉此將污穢、兇險等不吉利的東西消除。「打小人」雖然屬於民間習俗,但從中醫養生角度來看,卻又有另一種意思。「春天屬木,是大自然在經歷寒冬後,重新煥發生機的時份;而肝屬木,對應初春之氣。肝的功能主要是統率體內氣血的運行,若肝氣內鬱、無法舒展,就會令氣血運行不暢,導致氣滯、血瘀等病症,引致胃脹、胃口不佳、飲食不消化、大便不暢、女生月經失調、經痛、乳房脹痛等不適。」羅醫師解釋。
肝氣能否疏通與情緒健康息息相關,肝鬱者容易出現失眠、多惡夢,易煩燥生氣,甚至情緒抑鬱,所以打小人活動可助抒發內在的不滿情緒,於不損害他人的情況下,排解潛藏的抑鬱,以疏通肝氣。但羅醫師提醒,想自然調達肝氣和暢和氣血,最理想是凡事看開,以平常心面對生活上的起伏。此外亦可順應春氣多做伸展或輕柔的運動,如在公園和郊野散步等。
天氣乍暖還寒 呼吸系統較弱人士須多加注意 不宜生冷飲食
驚蟄前後的氣溫和濕度的轉變,加上花粉漸多會使過敏性體質人士、哮喘患者、體弱者特別容易感到不適。羅醫師指出,其實大多數呼吸系統疾病患者都是與肺相關,以鼻敏感為例,它主要是與肺寒或肺氣虛寒相關。
「『氣』有固攝津液的功能,當『氣強』時津液可以正常地在身體內循環;『氣弱』則會令津液易失固攝而流溢體外。所以,中醫學認為治理鼻敏感的方針,必須是調整體質,方可標本兼治。」羅醫師指出,治療鼻敏感一般採用綜合的治療方案,包括處方中藥、針灸、天灸等。透過治療加強「肺氣」,改善流鼻水的症狀,亦能減輕身體對致敏原的反應,預防接觸致敏原後的復發。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肺氣虛寒型又可細分為不同證型,所以建議患者須就診專業醫師,方可準確地辨證論治。
羅醫師建議鼻敏感患者可於早午晚時段,按壓迎香、合谷、曲池、足三里、太衝等穴位約5至7分鐘,達至酸、脹、麻的感覺,都有助舒緩鼻敏感的不適症狀。「在初春食生冷食物或飲凍飲,容易影響初生發的陽氣,引發內伏的寒邪,所以有呼吸系統毛病的人士應避免生冷飲食,在清晨及深夜時應特別注意保暖。在天氣晴朗的時候,進行適量運動,可以舒展筋骨,有助抒發肝氣;同時可以提升肺氣,排除寒濕,強化體質,有助減少哮喘病發的機會。」
簡單數招助風濕關節痛患者 舒緩痛症助入眠
此外,對於患有風濕和關節痛的人士來說,雷雨漸多的天氣會使他們的四肢常感到繃緊不適,無法伸展,可說是非常難過的季節。羅醫師解釋,患有風濕和關節痛的人,一般均有濕氣瘀積於關節處,屬於「內濕」;而對於氣候所帶來的潮濕,則屬「外濕」,所以在春季潮濕多雨時期,「內濕」與「外濕」相引,病情容易反覆加重。
羅醫師建議他們在這段時節要去濕健脾,日常可選取准山、蓮子、茨實、薏米、土茯苓、牛大力等中藥入饡,煲湯或煲水代茶飲用,同時亦應避免進食甜食、肥膩、生冷、濃味食物,以免增加脾胃運化的負擔,令內濕加重。
另外,在潮濕的環境下,缺乏運動而令關節變得腫痛,所以在晴天時,到公園或郊外散步和曬太陽,進行適量運動,都有助排除體內寒濕,強化體質,令「正氣內存,邪不可干」。而在室內的環境,為保持良好的濕度,使用抽濕機都有一定幫助,尤其晚上睡覺前,以抽濕機降低睡房濕度,可有助安眠。最後,羅醫師笑稱,春季各行養生方法雖然是老生常談,但卻是永恆的真理。
羅秀清醫師,香港註冊中醫師。(照片由醫師授權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