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天氣周身痕?了解成因 中醫教你內服外敷對抗濕疹

撰文:醫師Easy
出版:更新:

每逢轉季時期,溫度和濕度可以在一瞬間快速變化,令肌膚的保護層變得脆弱,濕疹這種常見的皮膚病變得容易發作,出現紅腫、痕癢、甩皮等情況,嚴重時甚至會出現塊狀,流出透明液體。本文請來香港註冊中醫師李廣冀醫師為大家講解在中醫角度,到底有何因素會導致濕疹問題、如何紓緩濕疹的不適。

為何濕疹在轉季時復發率較高?

秋冬季節人體皮膚代謝會變得緩慢,油脂分泌減少,加上出汗較少使保護皮膚表皮的油性保護膜變薄,致調節功能減弱,而且天氣乾燥會更容易導致皮膚瘙癢、脫皮等症狀;而春夏交替期間,高溫令人汗流浹背,加上經常出入冷氣地方,亦會令濕疹患者痛苦難耐。

有人選擇以類固醇外用藥膏抑制濕疹帶來的痛苦,此類藥膏的確能在短期見效良好,但部分人對類固醇過敏或擔心長期用藥會對身體帶來壞處,因而透過中醫療法以緩解症狀。

(圖片:infobae)

李醫師表示,「在中醫角度,濕疹相等於『濕瘡』,大多源於是身體內有熱氣積聚,例如飲食失衡、過量進食辛辣刺激食物,令脾胃受損,濕熱由內而生;加上外受風邪,內外相搏,風濕熱邪浸入皮膚,形成濕疹。」

根據病情可分為急性、亞急性、慢性三類。

急性者:以濕熱為主,水皰極多,並有液體滲出。

亞急性者:大多是與脾虛濕熱或陰虛濕熱有關。

慢性者:大多是長期病患,耗傷陰血,血虛風燥,致肌膚甲錯,症狀為苔蘚樣變,並會反復發作。

(圖片:epochtimes)

濕疹按「證型」分類 內服大不同

中醫對濕疹主要以清熱利濕和止癢為主要治法。急性患者的療法需清熱利濕;慢性患者則以養血潤膚為主。根據症狀「證型」分類,可分為以下4種:

濕熱蘊膚證:

症狀快速呈現,病程較短,皮膚紅點破損,有皰疹,瘙癢無比,抓破水皰後有滲液流出;患者心煩口渴,身熱,大便幹,小便短赤;以上症狀患者應以清熱利濕止癢為治療基礎;建議服用龍膽瀉肝湯、合萆薢滲濕湯。若患者水皰多,破損後會流滋,可以加入魚腥草;瘙癢重者,加紫荊皮、地膚子、白鮮皮。

(圖片:spbcm)

脾虛濕蘊證:

症狀病發時間較緩慢,皮膚破損呈紅,丘疹瘙癢並在抓破後有糜爛鱗屑;伴納少,腹脹便溏,患者容易疲累;此類患者的治理方法宜用健脾利濕止癢法;例如:除濕胃苓湯、參苓白朮散。

(圖片:spbcm)

陰虛濕熱證(多見於亞急性濕疹):

發病緩慢,病程較長。主要表現為皮膚浸潤,乾燥脫屑,瘙癢劇烈,略見出水,伴午後顴紅,心煩盜汗,口苦口幹,小便短赤。治宜滋陰養血,除濕止癢。代表方為滋陰除濕湯。

血虛風燥證:

病程較長並經常復發,皮膚破損呈暗色,或粗糙肥厚,痕癢不止,遇熱或肥皂水後瘙癢加重,伴有口幹不欲飲,納差,腹脹;治宜養血潤膚,祛風止癢;代表方為當歸飲子或四物消風飲加減。皮損粗糙肥厚者,加丹參、益母草、雞血藤等活血。

外用一樣有幫助 內服外敷成效加倍

除了可以靠口服中藥以作醫治濕疹,中醫亦會透過溫和的藥物作外治之用,幫助患者減輕症狀。「對於初起只有潮紅、少數水皰但無滲液的急性濕瘡,中醫認為可以用清熱止癢的苦參、黃柏、地膚子、荊芥等煎湯溫洗,或爐甘石洗劑外搽。若水皰是破潰糜爛、有液體滲出時,則需要用上黃柏、生地榆、馬齒莧、野菊花等煎湯,或三黃洗劑等濕敷,再用青黛散麻油調搽。」李醫師同時提醒濕疹患者在日常生活上需注意的地方,「例如洗澡時不能使用過熱的熱水,應避免搔抓患處,盡量避免進食辛辣、魚蝦、雞、鵝、牛、羊肉等肉類及香菜、韭菜、芹菜、薑、蔥、蒜等辛香食物。」

李廣冀醫師,香港註冊中醫師。(照片由醫師授權刊登)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