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暈車浪】腎虛脾胃弱多食肥膩嘢都有關!記實止暈4大穴+揀位貼士
暈車浪十分普遍,有些人乘車便會頭暈、想嘔、頭痛、面色蒼白等,特別是在上下班堵車更易暈車。註冊中醫師潘咨遐表示暈車浪的成因包括,脾胃虛弱、臟腑功能衰退、睡眠不足、過度疲勞、進食過多肥膩食物等等可令人暈車浪,不如看看暈車時有什麼紓緩方法和如何選擇乘車位置!
撰文:註冊中醫師潘咨遐
暈動病,俗稱為「暈車浪」、「暈機浪」、「暈船浪」等。部分人士則見於乘電梯等。現代醫學認為受到不適宜的運動環境刺激,引起平衡功能失調而產生正常保護性的應激生理反應。
暈車浪的臨床症狀:(按圖)
為什麼會「暈車浪」?
中醫沒有「暈動病(暈車浪)」的病名,根據症狀納入「眩暈」範疇,認為內在原因是氣血虧虛、或痰濁內阻、或肝陽上亢;而外在原因是乘坐交通工具時出現旋轉搖擺和顛簸,導致氣機逆亂、清陽不升、腦髓失養而發病。
中醫認為這跟肝脾腎有關。《黃帝內經》中指「諸風掉眩,皆屬於肝」,大概意思是指一般出現頭目昏花等症狀多屬於肝的病變。暈車浪可分為3大證型:(按圖)
1. 氣血虛弱
表現:「無痰不作眩,無虛不作眩」是指面色蒼白,在旋轉搖擺的環境中容易頭暈、心悸、失眠、經常疲倦、胃口差
成因:多數因脾胃功能失調,由於脾胃虛弱,令營養難以運送到全身。但也可以因大病後未有好好調養、睡眠時間太短所致
2. 痰濁中阻
其他表現:胸悶、胃口差
成因:以肥胖的人士較多見,「肥人多痰濕」、進食肥膩食物和嗜酒無度後、肥胖的人士大多脾胃較差,令身體內的水液不能正常運輸到全身
3. 腎氣虧虛
其他表現:精神萎靡、失眠多夢、健忘、腰膝痠軟、耳鳴
成因:長期過度疲勞、也常見於長者,因腎為先天為本,長者臟腑功能衰退,氣血陰陽虧虛而導致眩暈
臨床個案:氣血虛弱 月經量少
一名25歲的女性家住屯門,工作在港島區,每天一程車便需花1.5至2小時在巴士上。因「暈車浪」的症狀(胸悶、嘔吐、頭痛)愈來愈嚴重而前來求診,得知患者向來工作緊張、面色蒼白、也同時告知月經量少、2次月經相隔35天才來潮一次。
臨床上,這位病人是屬於氣血虛弱的證型。本人處方中藥(黨參、淮山、川芎、白芷等)和針灸(百會、足三里、中脘等),為此病人治療。經過數次治療後,情況得以改善。
4個按壓穴位有助紓緩不適
如大家感到「暈車浪」時可按壓穴位,包括百會穴、內關穴、合谷穴和足三里穴,以解決當刻的不適:(按圖)
乘車需要注意的地方
1. 乘坐交通工具前2小時:切忌進食太飽或太餓,適宜進食易消化,不油膩的食物
2. 盡量選擇中間的位置,靠近窗的位置,避免不停注視於手提電話、書籍上。宜閉目養神
3. 感到眩暈時,可以遠望景色
4. 乘坐交通工具前2小時也可服用止頭暈的中藥
5. 如出現眩暈,可以選擇頭向後靠
相關文章:【恐怖醫學】失平衡易跌倒與耳朵有關?1個超簡單動作3天改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