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IT:極限逃生】點解會怕高嚇到腳軟? 5條問題拆解畏高症

撰文:霍芷晴
出版:更新:

新上映韓國電影《EXIT:極限逃生》,主角為求生而徒手攀越高樓大廈外牆,看得令人緊張冒汗。其實,早前另一齣紀錄片《赤手登峰》(Free Solo),以攀爬高山為題材,也有人或許看到腳軟。這種表現是畏高所致嗎?怕高人人都會,但要達到什麼程度的畏懼才算病態,需要接受治療?由註冊臨床心理學家張傳義博士來為大家解答有關畏高的疑問。

曹政奭為得到救援而徒手攀越高樓大廈的外牆。﹙電影《EXIT:極限逃生》截圖﹚

張博士指,觀眾在看電影時產生怕高或緊張的感覺實屬正常,因為人對高低的認知其實是源於視差(parallax,即兩眼在觀看一物體時,物體在視野中的位置變化與差異),現今電影的視覺刺激感很強烈,因此令人產生一點恐懼感也不足為其。

Q1. 怎樣才算是患上畏高症?

張博士指,除高度外,曱甴、老鼠及昆蟲等都會令人感到恐懼和厭惡,「每個人都對某些事物有某程度的恐懼,但只要影響不到日常生活和工作的話,這就不算是病。」所以,唯有當怕高的程度會造成生活不便,或因而做出不合理的行為(如死也不肯走近窗邊、一靠近窗邊便會大叫及心跳加速等),才算是畏高症。

除了腳軟外,畏高還有機會出現甚麼徵狀?﹙按圖了解﹚

+2

Q2. 畏高有沒有先天及後天之分?

張博士指畏高是不會先天便形成的,通常小朋友是在學識爬行幾個星期後(約是他們六個月大左右),便會開始對高度敏感,可能是因為他們已經爬過跌過,因此便會知道身處在高的位置會有機會跌倒,造成痛楚。

他指出,外國有很多視覺實驗﹙Visual Cliff﹚,分別讓剛學識爬行與已學識爬行幾個星期的嬰兒在以強化玻璃製造出懸崖效果的環境上爬行,結果發現剛學識爬行的嬰兒會如常向前爬,但已有幾星期爬行經驗的嬰兒卻會以為身下就是懸崖,因而不敢向前爬,「從這些實驗可知,經驗加上視覺運算和學習所知,就會令到他們因為害怕而不敢前行,所以怕高其實是於後天形成的。」

外國有很多視覺實驗﹙Visual Cliff﹚,讓剛學識爬行與學識爬行幾個星期的嬰兒,在平地上爬行,而另一邊則利用強化玻璃製造出懸崖效果。﹙網上圖片﹚

雖然畏高不會先天形成,不過張博士指後天形成的畏高,其實先天基因都有一定影響,「例如是高度、打雷等自然狀況,又或是蛇、曱甴、蜘蛛及獅子等,都有遠古的歷史,在很多很多年前的人已經會怕會驚,所以在人類的先天基因演化下,他們會容易教導下一代知道這些事物是有危險性的,加上後天的學習,人們就會較易對它們產生恐懼;而汽車這些(近百多年內出現)的現代產物,就較難令新一代知道其危險性,所以較少人會對它產生恐懼。」

Q3.為甚麼畏高會有腳軟等反應?

很多患有畏高的人,當行近高的地方時,如玻璃幕場、水晶車箱或玻璃地板時,就會有腳軟、跌坐在地上、怎樣都行不到及站不起來的反應,究竟為甚麼會這樣呢?張博士表示,這些行為都是身體的自我保護機制,防止自己繼續前進。

有些人只是想起高樓大廈的畫面,就已經很憂慮甚至發惡夢,這便是恐懼過量的表現,如程度會令生活受到限制的話,就要及早求醫。

Q4.有沒有暫時克制畏高的方法?

張博士指,因為畏高是深層次的恐懼,實在沒有可以即時完全克制的方法,「暫時克制的話,其實只可以死忍及稍為分散注意力,例如不望向玻璃窗,而是望向其他人。」

Q5.是否可經治療而不再畏高?

張博士表示,用適當的治療方法,其實畏高都可以治療的,只要慢慢習慣,便可以克服恐懼,「但不是你自己迫自己去好高的樓層向下望便可以習慣,患者可以約見心理學家或精神科醫生進行認知行為治療。先從認知層面調適,要知道患者為甚麼會對於高度有不合乎常理的思維,例如覺得一靠近窗就會跌下去、整個窗戶塌下來、覺得自己會死等。其實很多想法都只是由患者他們自己預測,與事實不符的,所以醫生就要誘導他們說出當中的原因。」

當了解到患者有哪方面的思維差錯,便要配合行為治療的協助,以實證他的想法有偏差,「很多患者到見心理學家時才會得悉自己有如此想法,雖然有些想法與現實相符,例如在高層的危樓上很危險,這是對的,但並不所有地方都有危險的,所以要重新教導他們這點。」

行為治療方面,張博士指會帶他們搭升降機,慢慢去更高的樓層,一步一步來,不會一下子就去最高。習慣後就能漸漸克服。

行為治療方面,張博士指會帶他們搭升降機,慢慢去更高的樓層。﹙Photo by Joseph Chan on Unsplash﹚

然而,張博士認為不一定所有心理恐懼都需要去克服,關鍵是這恐懼的感覺會否影響日常生活,若不加理會,可能會引起其他情緒問題,便應及早求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