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管理】如何走出生命中的陰霾? 承認、感受情緒是第一步

撰文:撐場來稿
出版:更新:

當一件不快的事件發生,如我們可自然而然地感受整件事,有恰當的情緒體會,情緒是會得到疏解的,這亦會整合為我們人生的經驗(在此我必須強調,體會情緒、感受情緒不等同表達情緒;體會、感受是一種內在體會,表達必須考慮環境和後果。有很多人誤以為感受情緒等同表達情緒,結果造成肆意的發泄)。反之,未經完全感受的情緒,會被壓抑、否認、埋藏、轉移、逃避等,結果造成生命中的陰影部分。

【文章原刊於01撐場,歡迎下載香港01 app,與其他作者一同討論喜愛話題。】

若我們能誠實地經歷因某件不幸事情所觸發的情緒,去體會它,讓它有機會適當地分享,得到認同,這些情緒是會漸漸消散的;但很可惜,由於以上提及的種種障礙,我們未必意識、承認這些情緒的存在;故此,對這些情緒置之不理,這會變成「死穴」,成為我們情感上的傷口,日後有類似的事件便會觸發這些情緒。

有時日子久了,我們甚至忘記這些情緒出現的原因。這些受傷害的情緒,再深化成生命的圖譜,比方說,我們可能因別人取笑而大發雷霆,假如不去正視這種情緒爆發所帶來的傷害,我們只會要求別人遷就,不許別人再說一些令我們不悅的話;若我們受傷太多,需要別人遷就的地方就更多,結果自己周遭都好像佈滿情緒的地雷,別人與我們相處也要變得小心翼翼,步步為營。

若我們能誠實地經歷因某件不幸事情所觸發的情緒,去體會它,讓它有機會適當地分享,得到認同,這些情緒是會漸漸消散的。(VCG)

當我們誠實地面對因心靈受傷而來的各種情緒,不逃避轉移,不判斷否認,我們便會發現這些情緒的訊息。這些情緒訊息能令我們健康成長。例如傷心難過的訊息,是讓我們意識到某些東西已一去不返,經歷傷心難過後,學會接受現實;若因種種原因令我們沒有深深體會那些傷心難過的感受,即使在頭腦上不住要自己接受也接受不來,唯有在情緒上充分地經歷了,我們才能釋放。

當我們誠實地面對因心靈受傷而來的各種情緒,不逃避轉移,不判斷否認,我們便會發現這些情緒的訊息。(VCG)

沉澱過後,這些情緒上的訊息更會成為生命的智慧。通常每種情緒都附有一個訊息,讓我們明白自己的狀態,例如憤怒可能是代表我們的空間受到侵犯;羞愧可能是代表不能接納自己,覺得自己是個很差勁的人;內疚是表示我們違反了良知,想做一些補償的行為;害怕是表示我們的安全感受到威脅;而哀傷是表示我們需要向某些東西說再見。認識這些情緒的訊息,令我們更清楚明白自己的需要,雖然需要不一定得到滿足,但對自己狀態的認識和承認,是接納現實的必經過程。

以上內容節錄自《情緒傷害的醫治》

作者:黃麗彰

編者:賴百樂、伍詠慈

出版社:突破出版社

沉澱過後,這些情緒上的訊息會成為生命的智慧。(《情緒傷害的醫治》,黃麗彰,突破出版社)

內容提供:若水

【編按:文章題目為編輯所擬,原題為「學習誠實地接觸情緒」​】

(以上文章內容均屬用戶提供,香港01不為任何用戶內容而衍生或遭受之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