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斑狼瘡】何謂高劑量類固醇使用?生物製劑是否最後武器?
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症,類固醇是主要藥物之一,有口服或注射式。事實上不少紅斑狼瘡個案須倚靠類固醇控制病情,但若長期使用而且劑量相對大,最終即使紅斑狼瘡受控制,對身體也可能產生副作用和後遺症。近年面世的生物製劑,在什麼階段「加入戰團」控制紅斑狼瘡最適當呢?
風濕病科專科張錚醫生表示,類固醇最常見的副作用是在骨骼方面,「可以導致骨質疏鬆或骨枯等,除此之外,一些心血管病的風險例如高血壓、糖尿病等,也會是常見的問題。」長期使用類固醇也會增加白內障的風險。
「除了劑量之外,使用時間的長短也是非常重要的,」張醫生說,「根據現時最新的指引,我們會將類固醇治療紅斑狼瘡作為一種過渡式的療法,當病人病情穩定之後,我們會盡量減低類固醇的劑量,甚至停用類固醇。若有些個案病情需要長期使用類固醇,我們也希望可將劑量控制在每天五毫克或以下。」
要達至「每天五毫克或以下」這個劑量目標,視不同的情況有不同方法,其中生物製劑是目前「減少使用類固醇」的重要武器之一,張醫生舉了部分可考慮讓生物製劑「亮劍」的例子:
1.萬一紅斑狼瘡病情嚴重,無法降低使用類固醇的劑量至上述目標,病人可和醫生商議,考慮使用其他藥物,例如免疫抑制劑或生物製劑,從而控制病情,並可減少使用類固醇的劑量。
2.紅斑狼瘡患者若有嚴重的病徵或器官受影響,在使用常規治療之後亦未能得到較好的控制效果,可以考慮使用生物製劑。
3.即使有部分個案,使用高劑量類固醇可以有效控制病情,但因長期使用高劑量類固醇存在一定風險,因此仍希望可以盡量減低使用類固醇的劑量,在這情況下也可以考慮加入生物製劑。
4.當紅斑狼瘡對身體器官造成影響,其中一個應對的方法是使用較高劑量的免疫抑制劑,但其後出現副作用的機會相對來說也會更高。因此,若患者不能承受這些藥物的副作用,也可以考慮使用生物製劑作治療。
張醫生提醒,治療紅斑狼瘡除了控制炎症之外,也要盡量減低復發的風險,才可以保持病情的穩定,「生物製劑比其他免疫抑制劑可更有效減低復發的風險,所以也可以提升患者的生活質素。更重要的是,在紅斑狼瘡病發的時候,其實我們應該盡早穩定病情,才可以減低炎症對器官的破壞,所以重點是使用有效的藥物,而生物製劑不應該被視為『最後武器』,只要在病情適合的時候便可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