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內容

吞嚥困難治療丨跳出思維局限 解決吞嚥「奇難雜症」

撰文:健康Easy
出版:更新:

雖然吞嚥困難在香港愈趨普遍,但仍容易被大眾忽略其重要性和影響。除了患上中風、認知障礙症等人士外,癌症患者及康復者、肌少症人士等亦常面對吞嚥困難。不及早治療吞嚥困難,可能會嚴重影響身體吸收營養和水份,更可能有食物誤掉進氣管(「濁親」)的風險,有機會導致吸入性肺炎,可能需使用胃喉、胃造口或靜脈營養獲取營養。一旦情況惡化,後果可與性命攸關!本文請來了言語治療師及PORi-認可頭頸癌復康治療師黎頌謙為我們解構吞嚥「奇難雜症」,為大眾解惑。

吞嚥困難誤解 言語治療師的工作是甚麼?

外界或許對言語治療師的工作不太了解。言語治療師黎頌謙指,言語治療師一般會評估吞嚥、溝通和聲線能力,作出臨床診斷、評估其改善進步的空間、進行循證實證而高效的治療。由小朋友的發音問題,至到成人的危重病所致的吞嚥困難,言語治療師都擔當重要角色。言語治療師會協助患者重拾溝通、用口進食的能力,提升生活素質,儘量生活如常。

吞嚥困難常被人誤解為「無得救」,尤其部分患者無法好好表達自己的狀況和感受,更難尋求協助,如:中風患者、認知障礙症長者。事實上,只要及早求醫,吞嚥困難是可以改善,甚至能完全根治的(回復正常進食的能力)。吞嚥困難不但會影響營養吸收,亦會對患者長遠造成心理壓力。言語治療師黎頌謙挑選了3個不同類型的吞嚥困難個案作分享,希望大眾更了解吞嚥治療的重要性和可能性。

口腔底蜂窩性組織炎 健康口腔助預防吸入性肺炎

言語治療師黎頌謙憶述,曾有名70多歲的長者,因發燒、懷疑中風的症狀入院。她求診後,被醫生轉介接受吞嚥評估。她有持續流口水、吐出舌頭和口齒不清徵狀,無法安全進食和有效溝通。家人和醫療團隊起初並不清楚因由,以為是年紀老邁和身體逐漸衰退所致。經醫生和他的一番查證,發現患者頸部比過往日常相片中有不尋常腫脹(圖片一)、口腔曾有傷口,且衛生情況較差,最後輔助醫生發現患者有口腔底蜂窩性組織炎。「最重要是多觀察、多翻紀錄、多問症!所幸患者沒有牙齒,因此其腫脹的舌頭向口腔外伸出,未有阻塞氣道,危及性命。」言語治療師黎頌謙說。患者立即接受治療,由醫生、護士和言語治療師等互相合作。進行吞嚥治療後,患者亦回復安全進食的能力,令她避免使用鼻胃管。

言語治療師黎頌謙亦因而受啟發,在2023年於私家醫院成功開展香港首項住院病人口腔護理服務,協助使用鼻胃管患者、認知障礙症患者、接受癌症治療人士等維持口腔舒適、有效預防院內感染和預防吸入性肺炎。

(圖片一)

食道期吞嚥困難

言語治療師黎頌謙又談到食道期吞嚥困難。食道期吞嚥困難較難在臨床吞嚥評估(Bedside Swallowing Assessment)中,需由富臨床經驗言語治療師透過儀器進一步精確診斷。食道期吞嚥困難的病人即時能進行吞嚥動作,食物也難以順利進入食道,繼而有誤入氣管(「濁親」)風險。若患者的食道期吞嚥困難未能被及時診斷,可能引發致命的吸入性肺炎。言語治療師黎頌謙引用食管憩室患者吞嚥時的吞鋇X 光造影檢查(VFSS)照片(圖片二)指,食團經過吞嚥動作後依然留在咽喉中,無法進入食道。

「中風患者亦可能患上食道期吞嚥困難。」言語治療師黎頌謙憶述,近月有兩名中風伯伯輾轉被醫生轉介予他重新進行吞嚥評估。「第一位中風伯伯年邁七十,住院期間逾半個月每天進行吞嚥治療,但依然只可以使用鼻胃管餵食,感到心灰意冷,出院後經老人專科醫生轉介至我的診所。另一位中風伯伯約六十歲,住院期間經另一位言語治療師診斷有輕度吞嚥困難,無需使用凝固粉。但該患者開始用口進食兩天後,出現吸入性肺炎,需立即使用鼻胃管餵食,接受氧氣治療和抗生素治療。患者情況改善後,轉為由我再進行吞嚥評估。」言語治療師黎頌謙為兩位患者進行內窺鏡吞嚥檢查(FEES)後,發現同樣患有食道期吞嚥困難(圖片三)。經過相應吞嚥治療,兩位患者的吞嚥困難都得到改善,提高生活質素。「最開心是收到其中一位患者與家人齊齊食生日蛋糕的照片,令我有動力幫助更多陷入困獸鬥的患者和家屬。」黎頌謙笑著說。

(圖片二)
(圖片三)

鼻咽癌康復者 食物難以下咽

另一名患者是鼻咽癌康復者,曾在患癌期間接受放射治療。言語治療師黎頌謙指出:「患者和家屬通常不知道放射治療的副作用會在康復後慢慢浮現,影響以數十年計。開展復康的黃金時期是完成手術或放射治療後的第2-4星期。隨後,患者需恆常在家進行言語治療師所設計的訓練,控制副作用,有效維持吞嚥、發聲和溝通能力。」這名鼻咽癌患者在十數年前康復後,近年反覆因肺炎住院。醫生和言語治療師常為鼻咽癌病人進行內窺鏡吞嚥檢查(FEES),先由鼻孔置入柔軟的內窺鏡,再系統性地引導患者吞食混入食用色素的食物及液體,由言語治療師觀察病人的吞嚥過程,最後作出精確診斷。言語治療師黎頌謙與我們分享該名鼻咽癌康復者進行內窺鏡吞嚥檢查(FEES)時的照片(圖片四):「可以看到,病人在吞嚥後,混入綠色色素的食團沒有完全進入食道,依然殘留在喉嚨不同位置。我們會小心評估病因和風險,提供適切治療,協助患者在安全和進食享受間取得平衡。」

(圖片四)

盡早求醫提升吞嚥能力 切勿錯過治療黃金期

言語治療師黎頌謙指出,吞嚥困難患者愈早求醫,把握治療黃金期,就愈有機會將吞嚥能力回復最大化。尤其完成癌症治療的病人,因手術、放射治療、化療而難以進食,可能誤以為這是治療癌症的平常現象,在治療後無須加以理會。但這其實並不準確,因完成癌症治療後,口腔和咽喉肌肉會逐漸纖維化。一旦錯失復康時機,就難以高效逆轉吞嚥困難。

進食吞嚥,影響營養吸收、心理、性命和生活素質。如有懷疑自己或家人患有吞嚥困難,請及早尋求言語治療師協助。

言語治療師及PORi-認可頭頸癌復康治療師黎頌謙

中卓醫務言語及吞嚥治療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