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64%高危人士完全不了解RSV 近兩成認為自己完全沒有風險
如果出現流鼻水、嘔吐、喉嚨痛、發燒等病徵,除了有機會是患上感冒之外,還有可能是感染了死亡率較高的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有機構早前進行問卷調查,發現有64%受訪者表示完全不了解RSV,而且自我評估感染RSV的風險程度分數偏低。有醫生指,本港已進入RSV感染高峰期,現時並無特效藥可用作治療,呼籲高危人士包括60歲以上長者、患有糖尿病、心臟病、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的長期病患人士,及早跟從國際指引,接種疫苗。
病徵似感冒 後果較嚴重
老人科專科任展鵬醫生指,RSV感染是由呼吸道合胞病毒,一種單鏈的核糖核酸病毒所引起,可通過直接接觸患者的分泌物及飛沫傳播,或者透過受污染的手、食具或接觸剛染有患者鼻或喉部分泌物的物件而間接傳播。
他表示,雖然感染RSV的症狀與流感、新冠、感冒的病徵相似,但RSV感染並不等於流感。有研究顯示,因感染RSV而要入院的成年人,於30日及60日內的死亡比例分別為13.7%及17.6%,較感染甲型流感的5.0%及7.5%為高。
RSV流動車進行問卷調查。
早前有醫療機構安排流動車,以增進大眾對RSV的認識並進行問卷調查,共收集162則有效回應。結果反映,86%受訪者為60歲以上人士,有七成受訪者患有長期病患,其中有31%患有糖尿病、心臟病或肺部疾病。有近六成半受訪者表示,完全不了解RSV。
雖然多數受訪者均屬RSV高危一族,但大部份人士在自我評估感染RSV的風險程度的分數偏低,甚至有接近兩成受訪者認為自己完全沒有風險。
無特效藥治療RSV 只能紓緩病況
任醫生表示,長者及長期病患者,包括患糖尿病、心臟病、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或免疫力較差的人,感染RSV後住院及死亡風險都較高。惟現時並沒有任何特效藥可用作治療,只能靠支援療法紓緩病況。任醫生表示,若患者出現因細菌而引起的併發症,醫生只能處方抗生素治療;如患者出現脫水和呼吸困難,只能接受靜脈輸液和使用氧氣或呼吸機作支援療法。
佐劑可產生更強的免疫反應
現時市面已有RSV疫苗供市民接種,國際指引亦建議接種,應對RSV病毒。有研究顯示,RSV佐劑疫苗對60歲或以上長者及患有其他長期病人士的保護效能分別為82.6%和94.6%,可有效預防RSV感染。任醫生解釋,佐劑是一種基於脂質體的佐劑系統,當中包含兩種免疫刺激劑,能於短時間內誘發強烈的免疫反應,即使經過數年後,免疫反應亦維持在一定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