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皮膚乾燥無法出汗體溫調節失靈?醫揭6早期症狀、急救方法

撰文:健康2.0
出版:更新:

最近多地連日高溫,急診科醫師提醒,熱中暑會有皮膚乾燥、無法出汗的症狀,代表體溫調節機制失靈,務必盡快急救。

台灣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急診科主治醫師鍾稟彥指出,環境因素是熱中暑發生的主要誘因,長時間暴露在高溫、高濕的環境中,尤其氣溫超過35℃且相對濕度較高時,人體難以透過流汗降溫,會增加熱中暑發生風險,老人、嬰幼兒、慢性病患者、長時間在戶外工作或運動的人,更容易受影響。

熱中暑該怎麼辦?(按圖 👇👇👇)

+1

不早急救 惡化快速性命堪憂

鐘稟彥強調,熱中暑如果不及時處理,症狀會迅速惡化,會有生命危險。最需要注意的是,在所有熱中暑早期症狀中,皮膚乾燥、沒有流汗,是熱中暑與熱損傷最明顯的區別和指標,代表體溫調節機制完全失效。熱中暑一旦惡化,會快速惡化成發高燒達40℃以上、意識混亂、抽搐、昏迷等症狀,因此只要有初期症狀,務必盡快急救。

熱中暑早期症狀

1. 頭暈。
2. 頭痛。
3. 噁心。
4. 皮膚發紅發熱且乾燥。
5. 心跳加快。
6. 呼吸急促。

相關文章:體溫|發炎脫水堅果7原因體溫升高 4種食品消暑唔只西瓜仲可以搽👇👇👇

+7

熱中暑該怎麼辦?

如果出現疑似熱中暑症狀,鍾稟彥建議立即採取以下急救措施:

1. 將患者移到陰涼處,脫去身上多餘衣物。
2. 用冷水淋浴、冰敷,或用濕毛巾擦拭身體,幫身體降溫。
3. 若患者意識清醒,應補充水分或運動飲料、電解質,但不能大量飲水。
4. 若症狀嚴重、患者意識不清,應立即撥打緊急求助電話請求急救,在等待救援過程中,務必監測患者的體溫和意識狀態。

相關文章:夏日運動|預防中暑不只補水!5大注意事項避開大太陽做好防曬👇👇👇

+8

不口渴也應喝水

鍾稟彥還提供避免熱中暑的方法:

1. 避免在中午至下午3點前外出或進行戶外活動。
2. 若不得已必須外出,每15~20分鐘喝水1次,即使不口渴也要喝,確保身體補充水分。
3. 穿著寬鬆、淺色、透氣衣物,有助身體散熱。
4. 在室內時使用空調或風扇。
5. 在高溫環境工作者,應調整作息、增加休息頻率,在陰涼處休息。
6. 老人、慢性病患應避免處在高溫環境,並保持所處的室內涼爽。

延伸閲讀:

熱浪來襲如何避免中暑?中醫教你喝1茶飲補氣養陰 按4穴位解不適

【本文獲「健康2.0」授權轉載。】

「本文內容反映原文作者的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