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6旬婦不開冷氣體溫42.7度險死!注意11警號嚴重死亡率逾3成

撰文:聯合新聞網
出版:更新:

端午過後持續飆出高溫,對此,台灣Facebook專頁「林老師氣象站」發文提醒,「才剛開始真正要熱!各地每日的高溫炎熱,似乎還沒看到盡頭!」

夏季炎熱潮濕,若長期沒有適當防護,很容易就會發生熱傷害,尤以中暑最嚴重。(Canva)

醫生提醒,夏季炎熱潮濕,若長期沒有適當防護,很容易就會發生熱傷害,尤以中暑最嚴重,若處理不當,恐怕導致器官衰竭、甚至死亡,且死亡率超過30%。若出現中暑現象,務必迅速離開高溫環境、鬆脫衣物、用水擦拭身體或搧風,並以最快的速度就醫。

相關文章:夏天疾病|多種熱傷害中暑最為嚴重?6類高危險群謹記5點防熱傷害

+9

台灣彰化基督教醫院指出,近日有女遊客上山踏青,因無遮蔽物及撐傘,傍晚時出現意識不清、雙手僵直抽搐,被友人緊急送醫,檢查發現體溫高達40.9度、每分鐘心跳148次,診斷為熱中暑與急性呼吸衰竭,收到加護病房照護。另外有位70多歲的阿伯,騎腳踏車資源回收,曝曬太陽後倒地,體溫也達39度,經點滴輸液降溫,症狀改善才得以出院。

一般人認為室外才要注意,但其實悶熱的室內環境,也可能造成中暑。去年就曾有60多歲女性因為捨不得開冷氣昏迷送醫,檢查發現她體溫高達42.7度為中暑,醫護人員趕緊讓病人睡在降溫池內,採用「冰水浸泡降溫法」,不斷加入碎冰,讓池水溫度保持在10至15度,經過1個多小時搶救,病人體溫降至38.5度才睜開眼睛。

據了解,該病患昏迷前兩天已有吃不下、胃口不好、精神不繼、反應慢等症狀,卻不以為意,直到家人發現她怎麼叫都叫不醒才緊急送醫。醫生表示,病人到院時病情危急,若不馬上降溫,恐引發全身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台灣國民健康署署長吳昭軍提醒,65歲以上的長者、嬰幼童、戶外工作者、運動員、密閉空間工作者、慢性病患者等,是熱傷害的高危險族群,更應小心謹慎面對。

為避免熱傷害,大家可熟記3要訣:「保持涼爽、補充水分、提高警覺」。在高溫中盡量穿着輕便、待在室內涼爽、通風或有空調處;成人每天應至少飲用6~8杯水(240ml/杯)的白開水,分次小口慢慢喝;嬰幼童及長者也應該避免在上午10點至下午2點或天氣炎熱的時間外出。

台灣國健署呼籲,如出現以下熱傷害的警訊,務必迅速離開高溫環境、設法降低體溫(例如鬆脫衣物、用水擦拭身體或搧風等)、可提供添加少許鹽的冷開水或電解質飲料,並以最快的速度就醫,多一分警覺,少一分傷害。

1. 體溫升高
2. 皮膚乾熱變紅
3. 心跳加速
4. 無法流汗
5. 頭痛
6. 頭暈
7. 噁心
8. 嘔吐
9. 神智混亂
10. 抽筋
11. 昏迷

【延伸閱讀,更多銀髮保健養生建議】

冷氣病|忽冷忽熱身體不適似中暑?盤點冷氣病常見症狀3原則避免

+6

心臟病|夏日高溫易引發心律不整心肌梗塞 護心掌握3要1不要原則

+3

延伸閱讀:

中暑刮痧最有效?流不出汗又噁心、想吐…恐中「陰暑」不適合!中醫揭「6類人」別亂刮

水果越甜熱量越高?專家曝「味覺誤區」不甜反而更胖!16種夏季水果熱量PK,「這種」最低

【本文獲「今周刊」授權轉載。】

「本文內容反映原文作者的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