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白眼、全身抽蓄癲癇發作!身邊人如何救援?首要保持呼吸道暢通
癲癇是腦部細胞異常放電所產生的臨床現象,也是最常見的慢性神經系統疾病之一,估計全球約有5000萬名癲癇患者,在台灣約有15.6萬名癲癇病友,好發於兒童及老年人。每年3月26日為世界「紫色癲癇日」,神經內科醫師表示,此活動的主要目的是希望破除大眾對於癲癇的迷思,傳達癲癇相關的正確照護知識。
世界「紫色癲癇日」起源於患有癲癇的8歲小女孩Cassidy Megan許下的心願,希望每年3月26日,透過身穿紫色服裝及舉辦相關活動,向身旁的人傳遞有關癲癇的正確認知,也透過活動凝聚病友力量,讓每個患者知道自己並不孤單。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全世界每年約有500萬人被診斷罹患癲癇,佔全球疾病負擔的0.5%以上。
相關文章:腦中風|中風突然發生避無可避?一文認清腦中風5大前兆助預防👇👇👇
腦部異常放電出現肢體抽搐、意識障礙或昏厥
台灣衛福部臺南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黃虹菱表示,癲癇是大腦細胞異常放電的一種疾病,導致異常的動作、感覺、行為或意識狀態的改變,可能是失神,也可能全身僵硬和口吐白沫。她將癲癇發作比喻為「電腦當機」,當電腦任何電子零件故障或瑕疵,都可能產生電訊異常而導致當機。
這種異常放電的現象便稱之為「癲癇」,病患發作時常伴隨出現肢體抽搐、舉動異常、皮膚感覺異樣,意識障礙、甚至昏厥等症狀。癲癇發作時間很短,從數十秒鐘至數分鐘不等,一般真正癲癇發作時間很少超過5分鐘。
黃虹菱表示,癲癇分為全身性和部分性,全身性發作就是一瞬間整個大腦(包括左右各一個大腦半球)同時全部發電;而部份性發作則是先從大腦的一個部份先放電,而後漸漸擴大而影響到整個大腦。舉個例子,全身性發作就像整座山突然整個起火;而部份性發作剛開始只是山的一小部份著火,而後逐漸蔓延至整座山。
相關文章:銀髮健康|身體隨年齡將現12種老化 參考世衛指引學怎健康老化👇👇👇
癲癇不會傳染,70%患者可以藥物控制
相較於過去,現在醫療環境雖然有很大的進步,但仍有許多關於癲癇的迷思與誤解,例如認為癲癇是無法治療、或者誤認癲癇是具傳染性的,造成一些病患被孤立或尋求治療的障礙。事實上,癲癇患者是可以透過藥物、手術以及輔助療法,降低發作次數。根據WHO 報告指出,有70%以上的患者通過妥善的藥物控制可以達到零發作的療效。
癲癇急救首要工作!保持呼吸道暢通
患者發作時,應維持患者呼吸道的暢通,如果正在吃東西,要趕快挖出口中的食物,如果患者裝有活動式假牙應設法拿掉,並將患者翻成側臥姿勢,避免口水嗆到。並盡速移開周遭所有尖銳的物件,以免患者在抽搐時撞傷。患者若穿著高領、緊身衣服或打領帶,要儘快解開,以免影響呼吸道功能。
最重要的是,千萬不要撬開患者的嘴巴或塞入任何東西,以免造成二次傷害。在患者未完全清醒前,不要餵食藥物。此外,若發現癲癇患者在發作中有呼吸障礙、連續發作時間超過10分鐘或30分鐘內全身性大發作超過3次以上,就需要立刻叫救護車送醫急救。
何時該送醫?
門診裡,常有病患家屬問,當癲癇發作時到底要不要送醫?黃虹菱表示,民眾可依據以下要點,作為判定標準:
- 病患連續抽搐五分鐘以上,或連續發作間神智沒有回復。
- 發作後病患抱怨身體有不正常疼痛,特別是曾受到硬物撞擊。
- 癲癇發作中頭部有撞擊到硬物。
- 發病後病患有呼吸困難或胸痛。
- 身上有燙傷。
- 發作後神智模糊是很常見的,但若時間超過一小時,建議送醫治療。
相關文章:腦中風|如何預防再次中風?日常保健10招切勿暴飲暴食有充足睡眠👇👇👇
如何確定腦部放電就是癲癇?
癲癇的成因仍有許多未知,但大部份與遺傳無關,僅部分病患會合併智能不足或行為障礙。至於抽搐,原因包括腦炎、血糖過低、電解質不平衡、腦腫瘤和熱痙攣等。黃虹菱指出,癲癇的診斷必須符合下列其中一種條件:
1. 至少兩次非誘發性發作(例如非發燒或睡眠不足等引起)或反射性發作,並且兩次發作間隔24小時以上。
2. 僅有一次非誘發性發作或反射性發作,但經臨床醫師評估此發作至少有60%的復發機率(60%是擁有兩次非誘發性發作的病人在接下來10年的復發機率)。
3. 臨床症狀及腦波符合某種癲癇症候群(epilepsy syndrome)。
也就是說,如果某人有明確原因,例如睡眠不足或是腦腫瘤,只要治療這些病因,就不再反覆發作,就不是癲癇。
相關文章:護心|戒煙1年即降罹患心臟病機率?多運動戒糖6招助保持心臟健康👇👇👇
癲癇發作需要服藥嗎?
黃虹菱指出,並非所有的癲癇患者都需要服藥,出現以下情況,臨床醫師才會依據狀況給予藥物治療:
- 兩次非誘發性發作
- 陳舊性腦傷 (例如:腦中風、頭部外傷)
- 腦電圖有癲癇樣異常
- 局部神經學檢查異常
- 局部癲癇表現
- 明顯腦部影像檢查異常
- 夜間型發作
- 癲癇重積
- 先前熱痙攣病史
按時服藥控制病情 癲癇患者可以長期穩定
台灣汐止國泰綜合醫院神經內科主任級主治醫師曾元孚提醒病友持續配合醫師治療並按時服藥,才能夠穩定的控制癲癇,降低發作次數。生活中盡量避免攝取酒精,並設法調適壓力,維持穩定作息,能有效降低發作。患者即使需要服藥,也不是一輩子的事情。平均來說,只要2年以上沒有發作,就可以逐漸減少用藥。
延伸閲讀:
癲癇症不是只會抽搐、眼上翻!醫提醒「短暫失憶、精神恍惚」都要注意了
【本文獲「Heho健康」授權轉載。】
「本文內容反映原文作者的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