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結石|常太飽太餓易生膽石?食油膩右腹痛8症狀膽囊一定要切?

撰文:醫思集
出版:更新:

腹痛、背痛是常見不適症狀,但如果伴隨發燒、發冷、嘔吐可能是生膽石併發炎症的症狀。食無定時、女性、肥胖、高脂飲食都是引發膽結石的成因之一,如何預防膽結石?又如何治療膽結石?
撰文:香港港安醫院-荃灣外科顧問醫生徐立斌

生膽石在香港很普遍,大約每10人就有1人患病。大家或者有聽說過肥胖、經常暴飲暴食或經常食無定時會導致生膽石,下文為大家拆解箇中迷思。

膽石是什麼?

膽囊,即是俗稱的「膽」,主要功能是儲存膽汁,並調節膽汁分泌,以消化食物中的脂肪。生膽石,就是指膽囊內出現結石,臨床上大致分為膽固醇結石和色素性結石兩類。

生膽石症狀

猶記得一位42歲的病人Lily(化名),她任職銷售主管,由於工作和家庭忙,經常食無定時。在一次體檢中發現自己膽固醇過高,於是自行開始只在早晚進食的節食大計。豈料某天開會時突然劇烈腹痛,全身冷汗直冒,送院檢查後才知道自己有膽石,而膽石更阻塞導致膽囊發炎,需要接受手術切除膽囊。

▼生膽石常見症狀: (按圖👇👇👇)

+6

女性較易生膽石 ?

有醫學文獻指20至60歲的女性,比同年齡男性患膽結石的機率高1倍。

▼有5類人士(5F)更屬生膽石的高危族群: (按圖👇👇👇)

+2

食得太多太少都可能會膽生石 ?

導致膽石的真正原因,至今仍未有確切定案,普遍懷疑跟膽汁的濃度失衡和膽囊的收縮問題有關。

膽固醇結石類別

當膽石屬於膽固醇結石類別,便是由於膽汁內所含的膽固醇過多,令膽固醇沉澱,形成結石。

色素性結石類別的膽石

屬於色素性結石類別的膽石,則常見於因溶血性疾病或膽道感染,令膽汁中的非結合性膽紅素增加而容易結石。

▼生膽石常見成因:(按圖👇👇👇)

飲食和日常生活該如何預防膽石?

▼養成健康生活及良好飲食習慣,並保持適中體重,可助改善容易誘發膽石症的高危因素,當中包括 :(按圖👇👇👇)

+7

生膽石一定要就醫 ?

由於生膽石很多時沒有明顯症狀,想知道自己有否生膽石,可接受超聲波掃描檢查。膽石的多少或大小與治療未必有一定關係,更重要是膽石有否引起病徵或併發症。當膽石未有引起疼痛或併發症,大致可予以保守性治療,惟一旦疼痛難奈、或甚有黃疸、發燒等症狀,便是出現炎症或併發症的警號,必須立即求醫。事實上,典型的急性膽石痛並非如一般的胃痛不適,通常比較劇烈,很多時需送院治理。

臨床上,膽石可以誘發各種併發症,例如當造成阻塞時,可引致細菌入血、膽囊炎、膽管炎,甚至胰臟炎,其中膽管炎和胰臟炎嚴重時更可致命。

膽石治療方法

治療膽石的唯一方法是切除膽囊。現在切除膽囊多以微創腹腔鏡手術進行,若膽囊發炎嚴重或其他原因導致無法進行微創手術,便會改用傳統的開放式手術。

疑問1:膽石與膽不能並存 ?

不少患者都會問可否用手術取出膽石而保留膽囊 ? 醫學文獻上也曾有「保膽取石」的研究,惟後來發現膽石的復發率高,並可能增加感染風險。

疑問2:冇膽以後要戒油 ?

有患者也擔心「無膽」後會影響消化功能,尤其誤以為往後日子可能要全面戒油,但其實由肝臟製造的膽汁,可經膽管送到十二指腸來幫助消化食物中的膽固醇,因此切除膽囊後並不影響膽汁生產、分泌及消化功能,只是少部份患者術後初期進食較油膩食物時會易腹瀉,但一般屬短暫情況,當身體適應後問題便會逐漸消失,可如常生活。

香港港安醫院-荃灣外科顧問醫生徐立斌(撰稿人授權提供)

相關文章:【尿色】深啡缺水起泡因腸道炎?7種尿液看健康每日應小便幾次?

+18

相關文章:【腎結石】夏天易缺水腎結石高峰期!6大預防貼士減重多飲檸檬汁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