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瘜肉或癌前病變一定要切?結腸是否異常睇糞便4大狀態
消化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從食物中攝取營養,但您可能並不清楚,消化過程中身體會去除食物中的毒素,這也就是結腸最重要的功能,結腸除了再吸收消化物的水分之外,也必須清除這些形成糞便的廢棄物,以維持身體健康運作,因此當您罹患大腸直腸癌(Colorectal cancer)時,這些功用的效用就不會那麼大,且所導致的毒素廢棄物堆積可能威脅您的生命安全,因此為了知彼知比百戰百勝,下述列出了結腸的功能,以及大腸直腸癌的症狀有哪些。
文: W.R. Su 醫學審稿: Dr. Stephen Lai/Hello醫師
結腸的功能、構造有哪些?(按下圖看清!)
結腸的功能有哪些?
跟小腸比起來,結腸比較粗但也比較短,結腸的肌肉管壁大約1.8公尺長,平均直徑約5公分。 透過腸蠕動(Peristalsis),結腸的功能在於去除腸道、血液和靠結腸神經啟動的淋巴系統內的毒素,整個作用過程約需要12~36個小時,而結腸也是消化道最末端的部分。
結腸的構造有哪些?
結腸分為4個部分: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乙狀結腸。結腸位於整個腹腔的右下方,營養素經小腸吸收後進入升結腸的第一個部位就是盲腸,結腸從盲腸向上延伸至肝臟,然後結腸由左至右,在腹腔橫向這段稱為橫結腸,降結腸是從腹腔左側延伸到骨盆腔,而從脾臟到骨盆腔的結腸稱為乙狀結腸,乙狀結腸則再連接到直腸,也就是人體廢棄物最後的路徑。
當消化物經過結腸,就會轉變成廢棄物或糞便,然後在乙狀結腸堆積儲存,這些人體廢棄物隨著1天1~2次的腸蠕動進入直腸。結腸吸收消化物的水分、礦物質後會形成糞便的形狀,然後被人體排出。結腸含有將近60種細菌來幫助身體消化,並生成重要維生素,維持體內酸鹼平衡,也避免有害病菌擴散。
結腸中的細菌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比方將食物轉化成葉酸、維他命K及維他命B雜等營養素,結腸中常見的兩種細菌為:結腸桿菌(Bacillus coli)、嗜酸桿菌(B.acidophillus)。
結腸功能正常的人,一天會經歷2~3次腸蠕動,腸蠕動大多在用餐後,以便促進排便,正常的糞便應呈淡咖啡色、長條形,應無惡臭,並在馬通沖入下水道後就會瓦解。
相關文章:【大腸癌】及早發現瘜肉減風險 一文了解參加大腸癌篩查計劃詳情
大腸直腸癌的症狀?
大腸直腸癌發生在結腸或結腸後段靠近直腸的部位,是致死高風險的常見癌症之一。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The World Cancer Research Fund International , WCRF)指出,2012年統計將近140萬人罹患大腸直腸癌,是人們罹患前3大的癌症。
瘜肉(Polyps)是結腸或直腸壁不正常的增生組織,一般為良性、非癌症腫瘤,不過有些瘜肉可能轉變成癌症,但情況並不多見。瘜肉的種類很多,其中可能轉變成癌症的腺瘤性瘜肉(Adenomatous polyp),是一種癌症前的病變,其他還有增生性瘜肉(Hyperplastic polyps)和發炎性瘜肉(Inflammatory polyps)。美國癌症協會(American Cancer Society)指出瘜肉雖然不是典型的癌前病變,但應視為一種癌化徵兆;因此,有些醫生為防萬一,會將瘜肉全部切除。
大腸瘜肉(Colon dysplasia)在顯微鏡下是結腸內壁呈現異常的細胞,雖然不是癌細胞,但確有機會並變成癌細胞。尤其是曾罹患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 colitis)或克隆氏症(Crohn's disease)的患者,大腸瘜肉在多年後可能轉變成大腸分化異常(Colon dysplasia,又稱癌症化)。
大腸激躁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又被稱為腸躁症(Spastic colon),是一種腸道功能性障礙疾病,會使您的結腸自發性收縮或大小腸內壁肌肉蠕動無力。
結腸的功能在於腸道吸收消化物的營養後,將有毒的廢棄物排出體外。若您想獲得更多相關諮詢,請諮詢您的醫生。
相關文章:【自我檢測】你是否大腸癌高風險人士? 11條問題快速評估!
延伸閱讀:
【本文獲「Hello醫師」授權轉載,原文:不看會後悔!結腸與大腸直腸癌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