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保暖】體質「虛」易受寒邪侵襲 溫熱及補血食物可驅寒補身
氣溫轉涼,注意保暖十分重要!不少人冬天會手腳冰冷,穿了手套、厚襪都無補於事;又有些人在寒冷天氣下,氣管會出現不適。中醫角度,冬天寒氣當令,的確易因寒邪入侵,觸發各種毛病。
所謂「寒邪」到底會帶來什麼問題?哪種體質的人較易受寒邪影響?飲食上又有什麼方法可以保護身體抵禦寒邪?註冊中醫何慧潔為大家逐一解答,並介紹兩款冬日驅寒補身的茶飲。
相較春夏季,秋冬季一向是較多人生病的時節,身邊不少人都會互相提點小心著涼。註冊中醫何慧潔解釋,在中醫角度,寒氣是冬天的主氣,因此人體易受寒邪所傷,除了眾所周知的感冒外,身體各處都有機會出現問題。
寒邪入侵易現凝滯、收引
所謂「寒邪」,其實是怎樣影響身體?何醫師指,寒邪侵襲有兩個主要特質,就是出現凝滯(即氣血運行不佳)、收引(即筋脈收縮牽引)等情況,「氣血不通,不通則痛,最易出現的問題就是關節痛症、小腿抽筋等」。
中醫常提及的陰陽平衡原來亦會受寒邪影響,何醫師說:「陰盛則寒,寒邪可傷陽氣,令人體出現明顯寒像,如手腳冰冷、畏寒。」她續指,寒邪若影響到脾胃更會導致肚瀉、肚痛、嘔吐等;傷及肺部則可能出現夜咳、痰狀稀白等情況。
相關文章:【秋冬保暖】頸寒易頭痛、腹寒令月經失調 提防身體5個部位受寒
哪些人最易受寒?
何醫師表示,逢是體質屬「虛」的人士,包括陽虛、氣虛、血虛、陰虛,都會有身體的營養物質如陽氣、津液、血液等不足,無法溫煦身體的情況,尤其四肢末端即手、腳最為明顯,他們的身體亦會易受寒邪影響而出現不適。
另外,何醫師提醒,部分痰濕體質的人士本身較易出現氣管敏感、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受寒邪的影響亦會相對嚴重;而老人、小孩身體較弱,同樣是易受寒的一群,常見會出現呼吸系統毛病,當中老人則更應重點注意心腦血管問題。
要抵禦寒邪,保暖功夫必不可少,但我們很多時只懂得多添衣物,其實除了外在保暖,靠飲食內在調和也很重要。
何醫師就列舉出以下有助促進氣血循環、溫暖身體的食物供大家參考(按圖):
1. 溫熱性食物:肉類(包括牛肉、羊肉、雞肉)、辛溫類調味料(包括辣椒、玉桂粉、薑黃粉、生薑等)
2. 補血食物:紅棗、桂圓、肝臟、蠔等
3. 補腎食物:黑色食物如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棗等
4. 健脾食物:淮山、栗子、蕃薯等
不建議飲酒暖身
飲酒後身體會感覺變熱,令許多人相信酒能暖身,但何醫生師直指做法不可取,因酒精會令皮下微血管擴張,最初確會覺得身體變暖,但如果血管持續擴張,反而會把熱能帶到體表,繼而散失,身體更容易失溫,在較冷的環境下甚至有機會引發低溫症,因此最多可小酌,不宜多飲。
除了平日飲食外,何醫師亦分享了兩道有驅寒功用的茶飲(按圖):
不過,何醫師強調,以上飲食方法非所有人都適用,需因應身體情況判斷,例如有喉嚨痛、發燒等熱症的人就不應再進補;腸胃不適者本身或因濕熱而導致肚瀉、胃脹,再吃油膩食物會加重腸胃負擔;糖尿病患者需避免進食栗子、淮山等高澱粉質食物;高血壓、心臟病患者則不應吃太多肉類動物性脂肪。
相關新聞:【冬季流感】患流感要焗身汗及戒口? 認清5個治理流感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