捱夜、暴食增患乳癌風險? 留意20種致病高風險因素|粉紅10月
不少人會「聞乳癌便色變」,這份擔心不無道理,因為在香港,每十五人便有一人確診乳癌,而乳癌資料庫早前亦發表報告指受訪的一萬九千名乳癌患者中,有近四成人在確診時已是患有乳癌二期。
其實,若能於乳癌初發時及早發現,患者的存活率不僅可超過九成,更可將治療期間的副作用減至最低。及早了解自己是否為患有乳癌的高風險人士,並改善日常的生活習慣,更可為健康築起多一道防線。
乳癌風險因素,即是指一個人患上乳癌風險的因素或事情。雖然風險因素多少不直接代表患癌機會會增加或減少,但得留意,風險其實是長年累積的結果,若然長久累積,日後患上乳癌的機會便可能增加。
哪些事情會增患乳癌機會?
乳癌的風險因素與生活息息相關,不良的生活習慣更會加劇患乳癌的風險。以下的二十個風險因素中,可分為「日常生活因素」及「其他因素」兩種,建議及早了解,以在日後加強檢查及預防。
增患乳癌風險的日常生活因素(按圖了解):
雖然以上的生活方式並不一定會直接致癌,但卻會降低身體的免疫力,長遠下去有可能令患癌的風險增加。
另外,也得留意增加患乳癌風險的其他因素。
增患乳癌風險的其他因素(按圖了解):
根據香港乳癌資料庫第十號報告的資料顯示,在16,743位本港乳癌患者當中,共同擁有的患乳癌高風險因素,以下列的五項佔最高比例:
77.6%患者:缺乏運動,即每星期的運動量少於3小時
65.8%患者:從未餵哺母乳
38.4%患者:超重或肥胖
37.1%患者:逾一半時間感到極大精神壓力
26.4%患者:沒有生育或於35歲後才1首次生育
由此可見,不良的生活習慣會對身體產生負面影響,而高風險因素愈多人士,患乳癌的機會亦會比一般人一高,因此應多加注意身體狀況以預防乳癌形成,如有問題亦必須儘快求診。
雖然醫學界暫時未有方法預防乳癌,但大家仍可從日常生活入手,減少一些乳癌風險因素。乳癌基金會建議大眾可以從生活習慣、健康飲食兩方面入手。
減少乳癌高風險因素建議(按圖了解):
(資料來源:衛生署、乳癌基金會、香港乳癌資料庫第十號報告)
趁著粉紅10月,大家應該提高對乳房健康的關注,了解更多乳癌的相關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