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天地|設計「未來教室」 葵盛信義「超學科」突破想像界限

撰文:校園投稿
出版:更新:

想像過2043年的學校會有翻天覆地的改變嗎?會是一所充滿人工智能設備的學校嗎?

為了激發「未來的主人翁」的創意,思考未來的世界,基督教香港信義會葵盛信義學校在2023年2月6日(星期一)至2月9日(星期四)一連四天舉辦了一年一度的「超學科專題研習日」,讓學生放下日常「中英數常」的框架,全情投入與學校準備的四天學習活動中。徐起鸝校長於本年度提出「培育創科人才 STEAM共創未來」的口號,特此安排課程發展主任 — 尚進主任策劃了全校一至六年級的「超學科專題研習周」,讓學生能夠實踐「動腦想 動手做」的理念。是次活動亦配合教育局最新發佈的《小學教育課程指引(試行版)》中的「三大方向」、「七大重點」。在三大方向層面上,學校以「學生學習為中心」創設學習情境,創造空間為學生安排「跳出課室」的活動;而七大重點層面︰STEAM教育、跨課程學習和閱讀、全方位學習、善用學時、照顧學生多樣性、評估素養及價值觀教育均能兼顧,各級學生均能透過研習發展自己的共通能力,成為不是「只會考試」的學生。(內容由基督教香港信義會葵盛信義學校提供)

以真實世界問題為主導 以「超學科」概念籌辦全校性活動

超學科學習(Transdisciplinary)是一種有趣、高參與的學習方法,特點是不受學科為限,在學習當中不再以「中英數常」等學科領域的名字所規限,以現實世界為課程基礎來擬定探索的主題。學生透過學習主題主導學習,進行探討、思考及解決問題等學習活動,當中學生已應用了各種已有知識,更能夠發揮學生的共通能力。

以超學科學習概念為根本,葵盛信義學校在各級均有不同主題的學習活動,包括一年級「至FIT小先鋒」、二年級「快樂的家」、三年級「中華飲食文化知多D — 點心」、四年級「香港今昔 —建築」和六年級「低碳生活I LIKE IT」,而最別出心裁的則是五年級的全新主題《2043葵信未來教室》,在四天的學習旅程中,學生需要成為20年後的「葵信教師」,為未來學校創作「智慧物品」。

鑑古知今 從天台學校走到未來教室

《2043葵信未來教室》的概念貫穿過去至未來,學生由50年代的天台學校為學習的起點,了解香港學校的發展歷程,有見及此,課程小組特意建立了「網上學習平台」讓學生善用學時,在課堂學習之餘也能在非上課時間閱讀有關昔日香港學校的閱讀材料。學生透過閱讀及比較,更能激發學生思考現代學校的發明產品。

參觀創科體驗館 學習人工智能

《2043葵信未來教室》為了讓同學們開闊視野,學校老師安排學生「跳出課室」,參觀位於科學園的「創科體驗館」。創科體驗館於2021年5月啟用,是為展示香港科技園領先世界的創科成果,以及彰顯創科生態圈蓬勃發展的體驗館。當中展示出不少讓學生震驚的創新科技產品,如「多功能眼鏡」、「汗水感應貼」等。隨學生參觀的陳敬㼆主任表示︰「學生日常多在課室之中上課,課程圍繞着中、英、數、常等科目,較少機會跳出課室,認識自己的社區,也較難接觸最新的科技資訊,現在正是一個好機會為學生『開眼界』,而他們在參觀的過程中也經常驚訝得呼聲連連呢!」5B班余煒霆同學也表示︰「AR眼鏡和生物科技的發展很有趣,令我很驚訝呢!」

是次外出活動葵盛信義學校亦與10Botics合作,完成參觀創科體驗館後,學生再前往創科教育公司10Botics參與人工智能及無人車講座,內容包括初探人工智能技術的基本概念,亦認識了無人車的技術原理。除此以外,10Botics也為學校安排了到校無人車體驗,讓學生親身感受無人車如何達致「無人駕駛」,學生都樂在其中呢!

沒有框架 沒有既定答案 過程為本 讓學生激發創意

統籌活動的尚主任認為︰「在超學科專題研習當中,我們不希望為學生設定任何框架,他們的設計也沒有既定答案,即使他們的創作並不完美、充滿瑕疵也不打緊,重要的是他們享受參觀、研習和創作的過程,激發他們的想像力,讓他們『擁有』學習。」

超學科專題研習並不是一個嚴謹的學術研究,相比起創作出精雕細琢的創科產品,它更像是一次解難和想像力的練習,學生在「沒有正確答案」的前提下,為未來的教室想出一個「我喜歡」的有趣結果。學生在過程中互相討論、研究,當中有分歧、有難題,但透過協商、理解及發展,讓超學科專題研習的價值得以實踐。就如當中5B班陳東成同學表示︰「本來我們一組並不打算創作『智能磁浮桌』,但透過互相討論可行性,大家一致認同『智能磁浮桌』最符合大家的理念,最後我們也很滿意自己的作品。」

以STEAM突破想像界限 培養學生創科潛能

隨着學生完成參觀及創作自己的未來教室「智慧物品」,學校也安排了優秀組別「智慧物品展覽」的機會,並安排各班進行班房互訪和匯報,最後就像大型公司的產品發布會一樣,在校長及全級學生面前進行匯報,分享成果,在完成匯報後寫一封信向校長推銷該產品呢!

在《2043葵信未來教室》的學習旅程中,透過參觀活動及創作活動,培養了成為「未來教師」的學生各種STEAM的潛能(科學、科技、工程、藝術及數學的元素)。此外,學生在創作中要搜集資料、運用網上平台,促進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學生更在小組的學習中培養其共通能力,使之激發創造力、協作能力、團隊合作和解難能力,讓學生得到滿滿的學習成果。5B班的陳東成同學有感而發︰「即使在這四天中我們沒有上平常的課,但我們也學習到了很多特別的知識,例如人工智能的創新科技,比起透過iPad認識實在學得更多了!」

二十年後的未來學校如何創造?或許沒有人得到正確的答案,但創造的方法,透過基督教香港信義會葵盛信義學校的「超學科土壤」,已經在小孩的腦海裏萌芽。期待在二十年以後,「未來教室」能夠從我們未來的主人翁手中結出美麗的果子。

(內容由基督教香港信義會葵盛信義學校提供)

若學校有意於校園天地刊登文章,歡迎聯絡香港01代表黃先生:

電郵:education@hk01.com (標題註明 『校園天地投稿』)

WhatsApp或電話聯絡:35828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