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聖馬太小學推不插電編程 初小學懂Coding邏輯及協作分享

撰文:盧勁揚
出版:更新:

STEAM教育不時其中一項重點是教授學生編程知識,難免令學生覺得艱深,因而抗拒學習。上環聖公會聖馬太小學的黃禮灝校長,為了令學生學習編程概念,特意透過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的「奇趣IT識多啲計劃」申請撥款,為學生安排「不插電編程課程」。課程以桌上遊戲為教具,令初小學生都可以接觸和掌握編程邏輯概念,更容易銜接高小進階課程,同時令學生學習協作、分享和共贏的好處。

聖公會聖馬太小學推行不插電編程課程,初小學生會透過桌上遊戲學習編程知識。(蘇煒然攝)

資科辦於2021/22學年推出為期3年的「奇趣IT識多啲計劃」,每間公帑資助小學於三年期內可獲最多40萬元一筆過撥款,用於舉辦與資訊科技相關的活動,以及採購活動所需的資訊科技設備和相關專業服務。截至今年初,已有超過90間學校申請並批出近70個項目,聖公會聖馬太小學的不插電編程就是其中一個,更是全港首間小學舉辦該類STEAM課程。

運用計劃撥款完整STEAM課程 與現有課程有機整合

聖公會聖馬太小學黃禮灝校長。(蘇煒然攝)

聖公會聖馬太小學主要運用「奇趣IT識多啲」的撥款加入不插電編程課程,以及為小一至小六學生設計完整資訊科技課程,令全校學生受惠。校長黃禮灝強調,他們不是要摒棄原有的東西,而是要將不同元素作有機結合。

現時聖馬太小學會於小一及小二推行不插電編程課程,教學生基本編程邏輯思維,讓學生具備基礎概念,直至小三才開始學習編寫程式,助他們更易上手。另外,為了緊貼科技發展,學校在小五和小六課程加入AI元素,令整套課程可以涵蓋STEAM邏輯思維、科學及科技知識、以及社會最新發展。

不插電編程簡化深奧概念 同時打破教師抗拒科技

黃禮灝校長認為,不插電編程能夠將深奧的道理,以顯淺的方法教授學生,令他十分滿意。(蘇煒然攝)
+3

整個課程規劃之中,黃校長最滿意的是小一和小二的不插電編程。他指不插電編程令學生「學得識、學得到」,將深奧的東西簡化,以顯淺的方法教授學生。例如原本數學課要在小三至小四才學習東南西北不同座向,但現時小一至小二的學生透過桌遊已經可以掌握更複雜的座標甚至立體空間概念。

另一方面,負責教學的教師亦從中得益。黃校長表示由於桌遊編程知識簡化,令原本抗拒科技的教師們都掌握到編程邏輯,打破他們對科技的抗拒,並學習到教授桌遊的技巧。他舉例指,負責計劃的老師其實任教英文,但現時上課時同樣應付自如,因為她透過桌遊理解編程之後,只要一如以往安排課堂活動即可,所以不論學生或老師都能從是次計劃之中學到知識,擴闊眼界。

桌遊教育培養自信心 學生明白共贏重要性更願分享

學生們在參與不插電編程時,表現主動積極。(蘇煒然攝)

教育除了教授知識,學生的德育發展同樣重要,而不插電編程亦同樣兼顧得到。黃校長提到,學生玩桌遊時每次都需要解決難題,從中提升他們的自信心,累積「I can do it」的感覺。更重要的是,學生在課堂上分組玩一齊玩遊戲,過程中需要持續溝通,互相協作及分享,以達成桌遊的目標,令他們明白「共贏」才可以享有最終的結果,形成良好學習氛圍。

黃校長提到,以桌遊為主的不插電編程課程,令學生學生協作及分享。(蘇煒然攝)

黃校長亦分享了不插電編程的另一個收獲,他觀察到學生分組於時,一般會由學術水平較高的學生擔任領導角色,但學術水平較低的學生則因為執行力較強,往往會成為解決問題的英雄,吸引同學爭相與他成為組員。他認為課程亦令學生成明白到,即使同學間的學術水平不同,仍然有值得分工合作的需要,亦是STEAM教育之中他最喜歡看到的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