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朗信義引入AI改作文速度快逾倍 老師更多時間針對性指導學生

元朗信義引入AI改作文速度快逾倍 老師更多時間針對性指導學生
撰文:盧勁揚
出版:更新:

AI人工智能廣受關注,學界引入各項技術一段時間之後亦已逐漸取得成果。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元朗信義中學早前引入人工智能平台幫助老師批改學生作文,該校英文科主任黃詩敏接受「01教育」訪問時稱,平台主要幫助教師批改文章的用字及文法,能夠為教師節省逾一半批改時間,可以聚焦其他重要範疇,「我哋就可以講例如點樣拓展、語氣可以點樣去改善」,給予學生更深入的進步建議或是拔尖補底。該校中四學生黃曼蕎指引入平台之後,她與老師有更多時間作深入及更高層次的討論以改善寫作技巧。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元朗信義中學英文科主任黃詩敏表示,學校引入人工智能輔助批改作文,教師們可以使用省下的時間優化教學,例如提供個人化或班本教材。(黃浩謙攝)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元朗信義中學英文科主任黃詩敏表示,學校引入人工智能輔助批改作文,教師們可以使用省下的時間優化教學,例如提供個人化或班本教材。(黃浩謙攝)

更多空間針對學生弱項 學生亦可選擇練習更多

元朗信義中學引入的平台於多個科目均有應用,包括中文、英文、英國文學及歷史科。黃主任以英文科為例,指教師過去批改文章「可能講邊啲位置要串得啱、寫得啱,聚焦在準確性比較多」,現時將相關工作「外判」人工智能後,就可以聚焦給予學生更高層次的寫作意見。

她指平台的確有助節省批改時間,「以前改一篇文,長嘅話半個鐘走唔甩,而家可能10到15分鐘可以改一篇,剩低嘅時間可以優化教學,例如做多啲個人化或者班本教材,又或者可以喺課後幫同學多一啲針對弱項,以前做呢件事真係一個Luxury(奢侈)」,認為同時變相容許學生提交更多作文,「以往可能老師每個學期改4篇都已經好吃力,改唔到咁多文章,但係呢個平台令到有需要或者有心嘅學生可以再練習多啲」。

不過人工智能並非萬能,黃主任指雖然平台批改文章的用字及文法準確性有時候比真人批改更高,但人工智能偶爾會有表現不似如期的情況,所以仍需教師作最後把關,「發現有好多錯漏我哋就要求人工智能重改一次」。

平台會在學生的文章上作出標示,並會在旁邊生成文句建議,而且只要教師預先定義文章題材,平台就會以合適語氣批改文章。中四學生黃曼蕎認為平台有助提升語文及組織能力,使她有更多心力放在內容方面,她舉例指自己於學期初提交的文章傾向使用較直接的句子,但平台建議多使用連接詞連接相關的句子,或將部份句子改以被動式表達,使文章有較多變化。

電腦堂學習使用人工智能 不同平台助改善英語會話、製作筆記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元朗信義中學陳耀明副校長(右)表示,學校現時已經購入多個人工智能平台供師生使用,亦一直鼓勵師生使用人工智能促進教與學。(黃浩謙攝)

陳耀明副校長指學校自生成式人工智能冒起已經鼓勵教職員及學生多加使用該些技術,現時學校的中二級電腦科已經加入相關內容,教授學生使用人工智能的基礎知識、有效使用方法、以及相關資訊素養。中三學生王樂知表示,她從電腦堂學到如何以合適的提示(Prompts)獲得靈感,啟發創作之餘更可幫助日常生活。

就讀中五的陳怡璁就使用了學校引入的人工智能平台「Moody」以訓練英語說話,他說平台的應用程式會生成虛擬聽眾,並於演說後作出評分及建議,認為人工智能有助提升英語說話技巧及免去因為缺乏聽眾而未能得到回饋的煩惱。

從學習製造數碼分身認識資訊素養

學校亦從趣味切入,教導學生以人工智能製作「數碼分身」,從中學習防騙及善用科技。中四學生謝釨滺說製作數碼分身需要錄製對象表情、動作、及聲線,配合後期製作就可以完成,她認為製作過程有趣,「可能我當刻唔係做嗰個表情,或者我講嘢嘅時候語氣唔係咁樣,但係原來AI嘅技術可以將我合成去另一個表情、另一個動力、甚至係講另一個語言」。

中四學生謝釨滺指製作數碼分身的過程有趣,而已有多個好處。(黃浩謙攝)

謝同學指數碼分身有多個好處,其中之一是打破語言障礙,「因為我哋學一個語言可能要好長時間,但係呢個AI Avatar嘅平台拎咗我哋嘅聲線之後可以不斷地去轉換我哋嘅語言」。她舉例學校早前有交流團前往日本,譚建勳副校長就透過數碼分身以日文發言,流暢度之高使當地師生也驚訝「點解譚副校長會識講日文」。另一好處是有助提升資訊素養,現時網絡上有不少不法之徒會以類似技術惡搞或詐騙,所以學習製作數碼分身可以提升對網上騙案的警覺性及學懂分辨資訊真偽。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