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鳴遠中學助新移民學生融入校園生活 學生:我有信心入大學

撰文:謝顯文
出版:更新:

對新移民學生而言,來港讀書最大挑戰相信是適應本港校園生活和課程。天主教鳴遠中學(下稱鳴遠)副校長駱燦明接受《01教育》專訪時表示,學校會提供英語支援、課後輔導、成長支援等,務求助新來港學生融入校園生活。

學校全方位照顧學生,新來港學生和家長都深深感受到這份心意。幾位受訪學生均表示,學校不僅幫助他們在短時間內克服學習廣東話和英語的困難,更鼓勵他們參加校外比賽增強自信,很快便與本地生打成一片,家長亦稱子女入讀後變得喜歡上學,成績慢慢有所進步,見證女兒找到屬於自己「獨特的閃光點」。

天主教鳴遠中學副校長駱燦明(後排右二)表示,學校現時有逾四成內地新來港學生,學校會全方位關顧學生所需,協助他們適應校園生活。(盧翊銘攝)

現時天主教鳴遠中學有逾四成學生是新移民,副校長駱燦明表示,校方深明新來港學生面對新環境需時適應,故在各方面都作出特別安排。例如校方會為新來港學生舉辦迎新活動,向新生及家長講解校園運作、兩地教育制度、生活細節等分別;老師亦會安排熟悉校園運作的學生幫忙,教導新來港同學廣東話及解釋課堂規矩等。

安排課後輔導助學生追上英語進度 針對性措施助升大學

內地來港學生一般數理科較強而英語較弱,駱副校長說學校會針對性協助學生。他舉例,學校設有一對二的課後英語輔導,又會在周末聘請校外導師助學生追上進度。另外因應新來港學生數理科較強,學校在高中會開設M2(延伸數學2),為學生未來升大學報考理科或工程學科鋪路。考慮到部份學生的學習需要及家居環境,校方特意開放校舍至晚上9時,期間由教師輪流當值,讓學生留在安全環境自習。

天主教鳴遠中學四位新來港學生蔡明錫(前排左一)、蔡欣成(前排右一)、陳亦如(後排左一)、李鴻(後排右一)形容,老師就像朋友般關心自己,使他們感到窩心。(盧翊銘攝)

學生:校園生活多采多姿 多機會表現自我

現時就讀中一的蔡明錫和中三的陳亦如於去年9月入讀鳴遠。二人來港都不懂廣東話,擔心難以融入香港校園生活,但在同學熱情的幫助下邊聽邊學,很快便能與同學溝通自如。兩人不約而同表示,香港校園生活較內地有趣和多采多姿,亦有不少表演和比賽機會,大大加強了他們的自信心。蔡明錫在老師的推薦下加入銀樂隊學習低音號,人生中第一次學習樂器,又曾代表學校參加大灣區的奧數比賽,並取得不俗的成績,他認為這些機會非常難得。而本身擁有古箏十級(演奏級)資格的陳亦如也加入了學校中樂隊,獲得在不同場合表演古箏的機會,更代表學校參加全港中樂大賽,取得古箏高級組金獎殊榮。

天主教鳴遠中學中三生陳亦如曾代表學校參加中樂比賽獲獎,使她信心大增。(盧翊銘攝)

家長:孩子因有自信變得開朗

陳媽媽表示,自從亦如入讀鳴遠後變得開朗和自信,比以往更主動和喜歡學習,「感覺她比以前更用心了」。她又稱,學校提供不少機會讓學生發揮所長,「孩子因為自信就變得開朗」,而且學校老師很樂意與家長分享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情況和進度,直言「這間學校的老師太有愛心了」。

天主教鳴遠中學中三生陳亦如家長(左一)表示,自從女兒入讀後變得開朗和主動學習,而中四生李鴻家長則稱兒子入學後逐漸愛上學習。(盧翊銘攝)

師生相處融洽 學生愛上學習

學校不僅是傳授知識,亦希望培養學生良好品格。中四生李鴻和蔡欣成表示,內地與香港的教學模式不同,內地老師較着緊學生的成續,學生每日朝七晚十上課和學習,校園生活枯燥。相反,現時學校的老師對學生一視同仁,形容師生關係就像朋友般融洽,平時更會一起吃飯和聊天。 蔡欣成說,入讀鳴遠後校園生活變得更多采多姿,他更加入籃球校隊一展身手,縱使在英語學習方面需要下苦功,但感恩老師和同學都用盡不同方法幫助他學習,英語老師更會在課後幫他補習,使他慢慢追上進度。

蔡欣成同學表示,校園生活變得更多采多姿,他更加入籃球校隊一展身手。(盧翊銘攝)

學生由厭學到喜愛上學

李鴻亦坦言,剛入學時由於不諳廣東話而一度感到無助,後來在本地同學幫助下慢慢學習,感受校內關愛的氛圍,亦鼓起勇氣用粵語溝通,「雖然一開始講得非常爛,但他們不會笑我」。

李鴻媽媽為了讓兒子入讀這所心儀的中學,特地由北區搬到將軍澳區方便兒子上學。 她說,兒子從前總是很討厭上學,但自從入讀鳴遠後開始投入校園生活,個性亦變得開朗起來,不僅會一大早跟着晨跑小組訓練,放學後也會留在學校溫習,「他說這間學校的校長和老師很有愛心」,成績亦有顯著進步。

天主教鳴遠中學中五生安世杰(前排右一)去年獲學校安排參加由《香港01》舉辦的「海南航天創科青年交流團」直擊火箭發射。(香港01 鄭寧 攝)

學生獲交流機會 增廣見聞

鳴遠中學除了關懷學生及提供平台讓學生發揮所長外,亦提供不少機會予學生增廣見聞。就讀中五的安世杰去年就有份參加由《香港01》舉辦的「海南航天創科青年交流團」,與多間本地中學師生一同前往海南省交流,直擊火箭發射時刻,其後更以文字紀錄是次旅程的所見所聞及感想。今年他亦在老師的幫忙下過五關斬六將,成功通過面試參加一個北京創科交流團。安同學說,在內地讀書時很少有這種交流機會,故他對能夠獲得開拓視野的機會感到光榮,更增加學習信心,考試升讀本地大學。

天主教鳴遠中學校友陳曉藍 (左二) 寄語師弟妹不要因為陌生環境而感到自卑,應多主動向老師和同學發問。(盧翊銘攝)

寄語新來港學生勿自卑 多主動發問助融入

陳曉藍是鳴遠中學2021年的畢業生,現時於中文大學攻讀生物化學學位。她憶述剛入學時也遇上各種不適應,亦曾因應付文憑試感到徬徨,幸得老師因材施教幫助她追上學習進度外,以及提供適切輔導。她透露大學選科時,升學輔導老師便給予她不少意見,使她找到適合自己的升學道路,生物老師甚至借她書籍,讓她提早為大學課程做準備。她寄語新來港讀書的師弟妹,不要因為不熟悉環境和語言而感到自卑,亦不用害怕麻煩別人而不敢問問題,「如果肯主動開口,其實整件事是很簡單的」。

駱副校長補充,雖然新來港學生入學初期會面對各種困難,但寄語家長千萬不要低估學生的適應能力,「其實他們學得永遠比我們大人想像中快」,學校亦會提供各種適切及全方位的支援幫助學生。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