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學校採用電子課本提高專注力 自閉症生寫字難可拍照錄音作答

撰文:盧嘉傑
出版:更新:

教育界推行電子教學多年已獲廣泛使用,當中包括特殊學校。位於葵涌的三水同鄉會劉本章學校、融合教育電子學習協會與知識共享協會合作,推動以電子課本照顧有特殊學習需要(SEN)的學生。該校早前舉辦工作坊及示範課,展示電子課本「RainbowStar」如何照顧有讀寫障礙及智障學生,包括提升學習效率、照顧學習差異、提升專注力等。

三水同鄉會劉本章學校中一同學於課堂上積極回答問題。(盧嘉傑攝)

可重複讀音助記憶 學生以影像聲音作答

任教中一普通話的葉慧馨老師於示範課上展示電子課本的功能,包括能夠播放學生朗讀課文句子的錄音,方便學生可以隨時及重覆聆聽錄音以加強記憶,補充過去傳統課本的不足。另外,學生可以在電子課本上回答問題,答案會即時由平台批改,教師可以同步給予分數及評語,讓學生盡快獲得回饋了解錯誤。

因應自閉症兒童寫字困難,喜歡以聲音及圖像表達自己。電子課本就容許他們以文字以外的方式作答,例如影像及聲音,促進學習。

林康妮主任分享學校如何應用電子平台。(盧嘉傑攝)

該校主任林康妮老師就指,電子課本設有「畀星星」的功能,除老師外,學生之間亦可以星星互相鼓勵,學生收集到的星星可以用於線上換領文具等禮物,大大提高學生自學動機。另外,電子課本設有成績排行榜,能鼓勵學生參與電子課本上的自學課程。

電子課本有助提升專注力 助教師照顧學習差異

三水同鄉會劉本章學校校長仇恒初表示,電子課本有助提升學生的專注力。(盧嘉傑攝)

被問到患ADHD(專注力不足或過程活躍)的學生上課時運用電子課本會否較難集中,三水同鄉會劉本章學校校長仇恒初表示,相比傳統紙本教材及工作紙,電子課本可以因應學生進度提供更多自學練習,「佢哋個腦好active,聽完一樣就要下一樣」,讓他們集中課堂提升專注力。另一方面,老師亦可按學生程度指派適當的練習,以照顧學習差異。

仇校長強調,「共創、共享、共融」是他們使用電子課本的主要目標,其中「共創」是指由老師製作適合不同學生能力的電子書,「共享」則是指老師之間分享使用教材,從而達至「共融」。

知識共享平台總幹事張偉雄提到,電子課本收集超過1,900萬條功課答案,數據有助人工智能幫助老師分析學生的學術表現,參考人工智能建議快速掌握學生學習表現,更快捷地針對學生表現調適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