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一葦中學以STEAM教育賦權學生 重人文關懷為社會提出解決方案

撰文:盧勁揚
出版:更新:

STEAM教育在香港發展已有一段時間,引伸出不同學校的教學應用。天水圍東華三院郭一葦中學文可為校長接受「01教育」訪問時提到,學校並不只視STEAM是技術,而是賦權學生使用科技讓自己以至是社會進步的方法,幫助弱勢社群改善生活。

另外,郭一葦中學位於屏山文物徑入口,故學校以此為主題舉辦探究式學習學習活動,配合電子設備及VR技術,認識學校身處的社區及學習圍村文化,並引導學生思考更深入的問題,例如文化保育、城市規劃等。

STEAM教育非為參賽奪獎 學生設計方案改善弱勢生活

東華三院郭一葦中學文可為校長表示,學校並不視STEAM為技術,而是賦權學生使用科技讓自己以至是社會進步的方法,幫助弱勢社群改善生活。(盧勁揚攝)

郭一葦中學於規劃STEAM教育時,教師團隊曾討論其學習目標。文可為校長說,「當時我哋諗,其實教啲學生係教啲咩嘢呢?教完之後你識咗3D打印、編程,最後係為咗比賽,定係為咗人生更加美好、社會更加美好?」。他又指STEAM教育屬跨學科學習,主軸不一定要是科技,所以最後學校就選擇了人文關懷。

體現之一,是學生們為了幫助基層的過渡房屋住戶解決生活難題,撰寫程式設立一個方便住戶交換物品及服務的電子平台,住戶們可以互惠互利以減輕生活負擔,同時提升社區參與度。

文校長說,學生過程中學到不是課本上的知識,亦不會考試,但這些經驗有助他們未來發展,「因為佢係幫緊人」、「你做嘅事就係社會需要嘅嘢」。他又指近年學校調整方針,鼓勵學生提出解決方案而非製作產品,「產品好多時都會被人抄,但服務方案或者一啲專業意見,唔係咁容易複製」。

推屏山文物徑相關學習活動 認識學校身處社區啟發思考

東華三院郭一葦中學推出了與屏山文物徑有關的學習活動,圖左二及三為提供戶外學習系統「EduVenture」的中文大學學習科學與科技中心STEM教育主任關仲豪及教育發展主任(資訊科技)陸晉軒。(盧勁揚攝)

另一個體現是學校推出了與屏山文物徑有關的學習活動,幫助學生認識學校所在的社區,認識本地圍村文化及歷史。為促進學生的實地考察體驗,學校採用了由中文大學學習科學與科技中心研發的戶外學習系統「EduVenture」。該中心教育發展主任(資訊科技)陸晉軒表示,系統特點之一是可以透過GPS位置,要求學生在特定位置完成指定題目,避免學生未到達目的地已經預先以上網搜集資料完成工作紙,讓外出考察更具意義。另外,因應VR成本不斷下降,系統亦開發了VR版本,學生如有需要亦可以在校內完成考察活動。

文校長表示,學校不少學生居於圍村,他們可以與同學分享圍村日常生活、風俗、傳統及節慶文化等,為同學們帶來第一手資料,比翻閱書本或上網搜尋更投入。他又提到,活動更高一層意義是讓學生思考社區的城市規劃,以至是文化保育。

他舉例,學校附近正計劃興建綜合商業區,加強與大灣區結合,而學校位於鄰近鐵路站的黃金位置,學生需要思考校舍用地是否有可能被徵收。另外屏山文物徑古蹟雖然大多受到保護並有專人看守,但學生亦可反思做法能否真正保護文化,抑或只是保護建築物。

新加坡姊妹學校來訪 郭一葦學生帶團導賞

東華三院郭一葦中學早前接待新加坡姊妹學校來訪,並帶來訪的同學們參觀考察屏山文物徑,全程以英文進行,材料均由學生準備,老師們只負責最後的核對工作。(盧勁揚攝)

郭一葦中學與新加坡一間中學締造姊妹學校多年,該校早前到訪郭一葦中學交流兩日。其中一項活動是由郭一葦中學的學生帶團導賞屏山文物徑,由於導賞團需要全英文進行,對郭一葦中學的學生而言難免存在挑戰。不過文校長指出,學生知道要為新加坡學生導賞時其實十分興奮,更主動了解所需準備,多次事前考察之餘,亦特別撰寫了一套用於介紹文物古蹟時用到的全英文提示卡。

東華三院郭一葦中學學生正為接待前來交流的新加坡姊妹學校準備導賞屏山文物徑的內容。(東華三院郭一葦中學提供)

文校長直言,雖然來訪的一方是新加坡學生,但他認為自己的學生從中得益更多。他指帶導賞團對學生而言是一道生活應用題,過程必然有事情需要「執生」,而是次導賞團讓學生知道自己已經有能力靈活變通解難,例如英文及普通話並用解決溝通問題、回答不曾準備的問題,有助學生提升自信。他又提到,來訪的新加坡學生家境較好,郭一葦的學生來自基層較多,交流活動能讓學生明白,他們的語言能力已經有一定水平,不需憂慮會受到自己的家境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