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自哪裏?】溫飽之後要尋根 內地民間掀修族譜熱潮
我從哪裏來?誰是我最親近的人?傳統文化備受重視,內地民間亦興起修族譜熱潮,不少民眾不惜花費大量時間、金錢蒐集資料,印證老一代口中關於先人的事蹟。早前,更有傳武漢民眾花費120萬人民幣,找修譜公司修族譜。
內地民間修譜熱:有人花五年修譜
出生於內蒙古河套地區的郭毅(化名),常聽到老一輩人回憶,1900年前後族人從陝北神木走西口來到河套。為了印證老人的說法,郭毅輾轉各地尋找線索,村裏龍王廟鑄鐘上的名字、石碑的碑文、檔案館裏的舊縣誌,都成為他的線索來源。歷時5年、花費8萬多人民幣,郭毅終於編成一套《郭氏家譜》,上面記載的祖先最早追溯到了1890年前後,譜上共涵蓋1000多名族人。
來自河南的馮銘(化名),為了修補殘缺斷代的老族譜,他召集家族十多人找尋線索、查資料,在2015年的時候,《馮世家譜》印成,新老族譜相接,共涵蓋2046人,最早的一代追溯到了明朝。
以前大家不太注重這個,解決溫飽問題之後就開始想要尋根,找到根之後再來修譜。
尋根熱滋生修譜經濟
除了個人自發的修譜行為外,伴隨民間修譜意願的高漲,一批修譜商業機構相繼出現。北京中關村創業大街上,涂金燦的「家譜傳記機構」就是這樣一個修譜公司。除了提供族譜整理編審、設計排版、印刷等服務外,該公司亦會根據客戶需求,派人前往客戶的老家提供實地指導業務。目前,這家機構內共有300多種客戶姓氏族譜。
除修譜公司之外,一些修譜網站和手機app亦利用「互聯網+」優勢,通過網絡蒐集資料,進而催生出修族譜生意。如在一款手機app上,族譜以家族樹等形式呈現,成員之間通過共享數據,在有交集的數據中尋找失散久遠的血親關係。這些網絡應用程式,具有低價格、大容量、便於改動、隨時分享等等優勢。「這肯定是個方向,但線下也要有個紙質版」,涂金燦如是說。
修譜者以中老年人居多
北青報記者採訪多家修譜機構發現,中老年人是民間修譜的主要群體。涂金燦介紹,來店裏修譜的客戶以公職人員、軍官、教育界人士居多,也有海外華僑,「以前主要是高級知識分子,現在擴散到一些普通家庭」。
尋根,是生死以外,人類的第三種本能。
「家譜講的是人是怎麼傳承下來的,以及這些人做了什麼事、立了哪些規矩、有什麼風範」,涂金燦認為,如今家譜的意義在於:讓人記住「誰是我最親的人」,以及「我最親的人給我留下了什麼」。
(北京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