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ll車軟件大戰 Uber在華年燒78億 滴滴攻美搶份額

撰文:鄭子健
出版:更新:
滴滴快的正與Uber於中國內地大打口水戰。(Getty Images)

近三四年來,內地call車軟件市場,一直上演一場場消耗戰。

Call車軟件Uber和滴滴快的為搶奪市場,不惜工本,燒錢催谷營業額,補貼客戶和旗下司機,金額數以億元人民幣計。

於價格戰紅海,鬥的是誰錢多底子厚,撐到對手彈盡糧絕。可於這決勝時刻來臨之前,雙方先打口水戰。

據《金融時報》報道,近日Uber方面自揭底牌,坦言為打這場消耗戰,Uber每年虧蝕超過10億美元(約78億港元),其CEO卡蘭尼克大吐苦水:

我們遇到強悍對手,儘管於每一營運城市都蝕本,但他們正燒錢搶奪市場份額。我希望世界不是這個樣子。

但他仍對前景樂觀,稱Uber實力雄厚,可動用於全球各地所賺利潤,彌補在華損失。 

這場口水戰早於上月開打,卡蘭尼克聲稱滴滴損失慘重,每星期要補貼7000至8000萬美元,一年就要燒掉約40億美元。他又賣花讚花香,說Uber每宗生意的平均補貼額較滴滴為低,燒錢也是燒得有效率,且坐擁堅實財政基礎,足以打贏消耗戰。

滴滴聽到Uber「唱衰」自己,隨即反駁其所言「完全不實」,指於400個城市營運,該公司已於逾半做得到收支平衡。

滴滴還駁斥指,Uber所引補貼數字純屬臆想,現時滴滴服務佔中國市場約80%,轄下有更多乘客和司機,足夠有效攤分鉅額支出。實則滴滴還直搗Uber美國總舵,投資當地第二大Call車軟件、Uber勁敵Lyft,現已奪得當地40%市場份額,有望短期內與Uber平分秋色。

消耗戰好,口水戰也好,對消費者而言,有競爭總好過無競爭,至少暫時租車價格更為相宜,司機亦更樂意改善服務質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