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貓黑眼圈只為扮睡不醒賣萌? 科學家解開國寶黑白相間「難題」
人們往往被世界級網紅大熊貓憨厚可愛的體態吸引,卻不曾想過為什麼大熊貓身披黑白雙色?
事實上,這與動物保護機制息息相關。近日,美國研究人員發表研究成果,原來大熊貓身上的黑色和白色具有偽裝和交流的功能。
在宇宙萬物中,非黑即白的法則往往不太適用,但世界級「網紅」大熊貓卻以黑白雙色吸引大眾喜愛。然而為什麼大熊貓具有獨特的黑白雙色,卻是科學家長久以來的研究課題。
近日,研究人員終於破解了這一難題。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與加州州立大學長灘分校的學者在雜誌《行為生態學》(Behavioral Ecology)合作發表最新研究報告指,大熊貓的黑白雙色具有偽裝和交流的功能。
有時候需要幾百個小時的研究來解答一個極為簡單的問題:為什麼熊貓是黑色和白色的?
人類自身尚且還在自身膚色之爭中爭論不休,更遑論能透徹理解動物的體色。實際上,色彩對於動物而言具有不容小覷的作用,不僅可以幫助動物吸引伴侶,還可以在弱肉強食的生物鏈中取得安身之地。為了研究動物身上的「固有」顏色,科學家往往考量環境對動物的影響,並與其他相似動物進行對比。但該方法卻對熊貓行不通,因其身上的「黑眼圈」(眼睛)、「黑襪子」(四肢)和黑耳朵在動物世界都別具一格。
大熊貓的顏色求生術
研究人員根據大熊貓身上的黑、白顏色劃分不同區域,與39種熊科動物的亞種和195種肉食動物對比,來研究顏色的功能。不僅如此,研究人員還比對了成千上萬張相片,研究動物身體上逾10個部分的20種顏色。參與研究的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教授卡羅(Tim Caro)解釋,今次研究突破之處便在於,將大熊貓身體每個部分視為獨立區域。
大熊貓集錦圖片請瀏覽Gallery:
「黑眼圈」是侵略性信號?
通過對比,我們可以發現大熊貓身上的黑色和白色,都具有特定的功能。大熊貓白色的臉、頸部、肚皮和臀部,有利於牠們融入白雪皚皚的棲息地,躲避雪豹或豺狼的攻擊;而黑色的四肢,則能幫助大熊貓在熱帶樹林的陰影裏「隱身」。
至於最有個性的「黑眼圈」,研究則假設其有利於動物間的交流,或是能給競爭對手傳遞侵略性信號;黑耳朵則是為了對抗捕食者塑造一個彪悍的形象:「遠離我,我生氣了!」很多人或許會幻想,熊貓「卸妝」後到底什麼樣子? Facebook 的熊貓頻道 iPanda 就讓大家一飽眼福,用修圖軟件處理了熊貓的「黑眼圈」。怎知有網友驚呼,「有時有黑眼圈不一定是壞事」、「沒有黑眼圈顯臉大」。
更多「卸妝」熊貓請看Gallery (圖片來源:iPanda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