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逝世20周年】從陌生中走來 世界如何看待鄧小平
「革命領袖是人不是神……不能因為他們偉大就把他們像神那樣頂禮膜拜,不容許提出並糾正他們的失誤和錯誤;也不能因為他們有失誤和錯誤就全盤否定,抹殺他們的歷史功績,陷入虛無主義的泥潭。」
習近平這番應該用何種眼光去看到中共革命領袖的話語,在鄧小平逝世二十周年的今天,讓很多人讀起來別有一番滋味。對於鄧小平,這個身高僅有1米52,卻改變了一個古老而又龐大國家命運的人而言,他在改革、發展等命題上,給世界提供了怎樣的思考和經驗?而這個世界,尤其是與鄧曾經是對手,亦有過蜜月期的西方世界,是如何看待鄧小平的,這個過程中又經歷了怎樣的變化?或許能夠我們提供不一樣的視角,去重新認識一個在西方人眼中真實且復雜的政治領袖。
西方看待鄧小平的過程就是認識中國的過程
應該說,西方世界,對鄧小平的認識經歷了「陌生——熟悉——蜜月——敵視——冷靜後客觀看待」的過程。而這個過程,也涵蓋了鄧本人波折一生中的重要時間節點。
1949年之前,鄧小平在當時將星如雲的共產黨中,並沒有引起西方媒體的重視。或許偶爾有一兩個十分關注中國命運的西方觀察家才會留意到這個總是站在中共元帥劉伯承身邊,曾經有過留學法國經歷的小個子。
他真正走進世界的視野,是在上世紀50年代成為「政務院(國務院前身)副總理」之後。尤其是在1955年,鄧小平與林彪同時增補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進入黨的最高領導機構。當時的中美剛剛結束朝鮮戰爭,中蘇則是兩國關係的蜜月期。如何應對或者拉攏中國,是當時美蘇兩個超級大國必須面對的事情。
尤其是毛澤東未來的接班人是誰?會不會是這個此前名不見經傳鄧小平?也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鄧小平」這個名字,開始越來越頻繁的出現在西方政治家的案頭和媒體報端之上。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經歷了短暫的輝煌之後,鄧小平如同當時中共大多數的革命元老一樣,開始面對一波又一波的政治運動。因此在這段時期,鄧小平進入了人生的蟄伏期,也漸漸淡出西方媒體的視野。直到1974年,在一片關注的氣氛中,剛剛復出後不久的鄧小平,率領代表團前往紐約,參加聯合國代表大會。由於這是中國恢復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席位後首次派遣高級代表團出席聯大,也是鄧本人首次在西方世界正式「亮相」。或許因為當時國內政治氣氛的壓抑,當時鄧小平在聯大的表現,被西方媒體形容為「緊張且拘束」。這與5年後鄧訪問美國,熱情洋溢的向美國人民高舉牛仔帽的形像大不相同。
80年代才是鄧小平的舞台。他的改革開放政策,解放思想的方針,在農村推行包產到戶,香港問題上與撒切爾夫人的外交交鋒,在國際舞台上不斷與西方國家溝通、交流……從文革中走出的中國,與西方國家進入了一個短暫的「蜜月期」。也正是從那個時候開始,包括《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在內西方主流媒體和重要政治領袖,都開始對於鄧小平這個「務實主義者」抱以好感。
但是1989年的「六四事件」,鄧小平的表現顯然讓西方世界感到疑惑甚至憤怒。鄧在權衡之後最終決定使用武力流血平定這場風波,顯然不符合西方人的「普世價值觀」。他們不能理解鄧「中國不能亂」這幾個字背後的沉重責任感,於是從那一刻開始,曾經的「天使」變為「魔鬼」,打開中國大門的「東方小個子」也成為西方媒體報道中的「獨裁者」,它們的轉變,就是如此巨大且迅速。
如果說80年代,世界眼中的鄧小平形像經歷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那時間進入90年代之後,從1991年的「南巡」,到1997年香港回歸之前鄧小平逝世,這個一直因為鄧而「躁動」的世界,終於肯冷靜下來,用更加客觀審慎的眼光,去懷念和看待這位經歷中國最波瀾壯闊一個世紀的老人。「不可思議」、「改變了中國」、「自信」、「固執」、「務實」……成為鄧小平留給這個世界的標簽。
直至2012年,剛剛接任中共總書記的習近平沿著鄧小平的足跡進行了一次「新南巡」,將「深化改革」視為他執政後的核心政策,這個時候,包括中國在內的整個世界,才又一次如同想起家中逝世的長者,集體懷念起鄧小平。也是在這個時候,曾經對立的東西方陣營,已經消彌了意識形態的鴻溝,沒有了過於熱情不真實的歌頌以及刺耳的謾罵,而是用更加客觀甚至溫情的態度,去看待鄧以及他所改變的這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