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張獻忠「千船沉銀」遺址將水落石出 銀錠銀簪已陸續出土
四川民間一直有傳言稱,明末流寇領袖張獻忠兵敗後,在當地留下「千船沉銀」的寶藏。而自2005年起,四川省眉山市彭山江口鎮岷江河道內,陸續發現大量金冊、銀錠等文物。故宮博物院等權威機構專家在2015年底確認,彭山江口沉銀遺址為張獻忠遺寶之處,引發民間尋寶熱潮。四川眉山市警方在2016年便破獲張獻忠「江口沉銀遺址」文物盜掘、倒賣案,拘捕70人,檢獲逾千件文物。
經國家文物局審批後,四川文物部門在去年12月時稱,會對「江口沉銀遺址」進行考古發掘。據成都商報報道,眉山市彭山區在1月15日證實,目前考古隊已初步鎖定了挖掘區域,並已出土部分文物,春節後將進行大面積挖掘。彭山區有關部門則表示,在考古發掘結束後,將在當地籌建「張獻忠江口沉銀博物館」,預計最快明年將可向社會開放。
沉銀埋藏土下約三米
四川文物考古研究院江口沉銀水下考古隊領隊劉志岩稱,現在前期圍堰工作(臨時性圍護結構,防止水進入遺址)全部結束,並同時進行了航空測繪,考古人員將遺址分成了8360多個探方(發掘區域),初步確定了100平方米的區域開始挖掘,沉銀大致埋藏深度約在三米左右,春節後將展開大面積發掘工作。
劉志岩透露,在施工的過程中,已經發現少量銀錠、銀簪、戒指等文物,之後考古隊會利用金屬探測、磁法、電法等的探測手段,對地下文物進行探測,以確定文物在哪個區域更為集中。江口沉銀水下考古隊文保組王沖表示,考古隊會第一時間清理和保護發掘出土的文物,以避免文物因環境改變而受到腐蝕。
張獻忠是陜西延安人,明朝崇禎三年(1630年)在米脂參加農民起義,一度佔據武昌、長沙,控制湖南全省、湖北南部等地區。在1644年,張獻忠攻破成都後稱帝,建國號「大西」,改年號為「大順」,以成都為西京。張獻忠在成都立足不久,就與南進的清軍展開惡戰。1646年,張獻忠在四川西充鳳凰山與清軍戰鬥時被箭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