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稅負爭議持續 新華社反駁中美稅負差距言過其實
近日,內地知名民營企業家曹德旺在訪談中透露,旗下福耀玻璃在美國投資6億美元,建成汽車玻璃廠,他坦言:「除了人力,中國甚麼都比美國貴。」其中以增值稅對製造業影響最大。這則消息引來內地媒體炒作,用「跑路」(逃跑)形容曹德旺的海外投資,曹德旺則強調:「公開講稅負,只為提醒危機感,他的重心仍在中國。」
有見相關新聞鬧得沸沸揚揚,新華社特意引用福耀財務數據,比較中美稅率,主旨為證明中國企業稅負並不比美國高太多,曹德旺赴美投資與逃避在華高稅負無關。
應該如何比較中美稅負?
首先,新華社提到根據福耀玻璃2015年度財務報告,其在美公司按所在州份,繳交36.5%至40%企業稅不等。相對而言,中國企業稅率平均為25%,再加上各種稅收優惠政策,基本實際稅率均在15%左右。不過,新華社未有提及,美國各州份是否亦提供稅務優惠。
新華社亦留意到,每當論者批評中國高稅負,重點不是按利潤多寡徵收的企業稅,而是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所支付的流轉稅。美國稅制以企業利潤為主要收稅對象,而中國稅制則以生產環節為主要收稅對象,因此如以企業稅稅率比較中美稅負,有以偏概全之嫌。
新華社就此再次引用福耀玻璃財務數據,強調即使加上流轉稅差額,該企業的實際稅負成本只比美國高出約10%,遠比一些媒體報道的35%低很多。此外,新華社指出,2013中共第18屆三中全會已決定,中國稅制「從以間接稅為主向直接稅為主」,換言之尚有空間下調流轉稅。
曹德旺:赴美主要無關稅負
最後,新華社找來事件主角曹德旺現身說法,他澄清福耀玻璃發展重心一直都是在國內,國外的投資只是很小一部分,近5年來福耀境內趙投資規模基本持平。正當福耀啟動在美廠房項目,該企業亦同時投資於天津和蘇州工業園。他又解釋赴美投資主要為建立全球供應鏈,減輕稅負並不是主因。
曹德旺表示:「我在美國建廠20年前開始。我們所有對外的投資,都是經過國家發改委、商務部批准的。我們是全體產業的供應鏈,我們做玻璃的,都隨著汽車廠走。汽車廠去哪裡,我們就跟到哪裡。」
他進而解釋福耀有必要「走出去」:「按照我的生意戰略,我必須具備全球化供貨,才能在中國生存。中國做汽車玻璃的,屬於全中資企業,有資格參與國際競標的,總共不超過2家,一家是我。那中國企業只能單單在中國做,走出去不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