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和葉望輝齊降溫:通電不代表美國對台政策轉變 

撰文:香港01記者
出版:更新:
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左)和台灣總統蔡英文(右)的一通電話,引起重大風波。(新華社/中央社)

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和台灣總統蔡英文的電話風波持續發酵。這通電話一度讓台灣人感到興奮,但蔡英文卻表示這次「通話」並不代表未來美國對中國及兩岸政策有所轉變;台灣也有聲音指出,不要用過往國際關係思維模式揣測特朗普,他不一定把台灣想得那麼重要。

昨天抵台的特朗普幕僚葉望輝同樣表示,雖然台灣人民希望與美國新政府之間能有友好的關係,是合理的期待,但期待美國的政策出現重大改變,卻並不合理。他又表示,台灣不用擔心被美國當成籌碼。

在大陸持續高調抗議之後,兩人的言論有為事件降溫的意味,但大陸顯然不會輕信這類外交辭令,預計將繼續觀望再作出反應。

蔡英文低調回應事件

據《華盛頓郵報》報道,蔡英文日前在台北向美國記者表示,她與特朗普的電話不應該被解釋為美國在政策上有所轉變,「這通電話是表達我們對美國大選的尊重,同時祝賀特朗普當選總統。」

事件發酵後,候任副總統彭斯將是次通話形容為「禮節性」的電話,並非顯示美國將轉變對華政策。報道指,蔡英文也認同他的講法,稱「我不預期主要政策會在不遠的未來有所轉變,因為大家都看到地區穩定的價值。」

不過,報道也指出,特朗普的團隊中有人表示,這通電話早在幾星期前已早有計劃,而新總統將會與過去決裂。

北京近日迎來前美國國務卿基辛格(右)的到訪,國家主席習近平(右)會見。(新華社)

台資深媒體人:別用過往國際關係思維模式揣測特朗普

台灣內部也有聲音指出,不應該把這通電話想得太重要。台灣資深媒體人陳朝平在《風傳媒》撰文指,「川(註:特朗普台譯為「川普」)蔡通電話這齣戲,是川普方面精心設計的,台灣方面極有可能付出了高昂的代價」。而且兩人在通電的同時,北京也迎來前美國國務卿基辛格的到訪,並與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見,「怎能不讓人懷疑這是川普陣營的兩面手法呢?」

陳朝平也指出,事件發生後,台灣部分人士「額手稱慶,甚且以為川普將強硬對付中國,必將有利台灣突破國際困境」,這種想法是必須警惕的,更不應用過往國際關係的思維模式來揣測特朗普。一方面,特朗普是個富商,難保他將商戰手法引進到國際政治舞台,或將外交戰場視為一個資源和利益分配的自由市場,將傳統的外交折衝改為競價標售模式;另一方面,美國現今軍事介入台海的代價太高,美國政府及民間不一定願意。除此之外,在現時複雜的國際形勢下,美國外交資源分配的困難度極高,在美國外交政策的優先順序上,台灣可能不值一提。

文章總結指,各國政府都是都將本國利益放在第一位,但各國利益都不一樣,「如果我們以為,別人想的和我們想的是一樣的,那麼,我們肯定是天字第一號傻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