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五大發明:「二十四節氣」 列聯合國非遺名錄
撰文:香港01記者
出版:更新: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11月30日正式通過決議,將中國申報的「二十四節氣——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而形成的時間知識體系及其實踐」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至今,中國已有37項入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包括皮影戲和珠算等。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和社會實踐。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人們用「土圭」測日影法確定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並根據一年內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變化和引起的地面氣候的演變次序,將全年平分為二十四等份,每一等份為一個「節氣」,統稱「二十四節氣」。具體包括: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節氣」指導著傳統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是中國傳統歷法體系及其相關實踐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際氣象界,這一時間認知體系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
如今,即便現代社會已經不需要依賴「二十四節氣」來從事農業活動,卻也在無形中形成特殊的民間風俗。例如,「驚蟄」本是燒艾草以驅蛇蟲鼠蟻和霉味,現已演變成不順心者「打小人」以求轉運的契機;「冬至」也約定俗成必須在當日「吃湯圓」,為達「取圓以達陽氣」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