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卸任後首度在美演講:「歷史會冷靜並公正的評價我的努力」

撰文:崔德興
出版:更新:
台灣前總統馬英九在美國聖母大學第2屆「亞洲領袖論壇」 發表演說。 (中央社)

台灣前總統馬英九於20日下午參加美國聖母大學「亞洲領袖論壇」,並以「台灣在亞洲與世界的新角色」為題發表演講。馬英九在演講中表示自己已經盡了最大努力,「相信歷史會冷靜並公正的評價。」

這是馬英九卸任後首度訪美,據稱吸引300多名師生到場。在演說中,他提及兩岸與國際關係、台灣的歷史經驗與認同、台日及台美關係、兩岸經濟貿易等重要議題。

台灣處於特殊的地理位置

馬英九表示,台灣處於特殊的地理位置,被世界三大經濟體美國、中國大陸以及日本所包圍,與他們相比,台灣具有語言優勢。另外,中美強權的競爭也讓台灣的戰略價值提升。他指出,台灣和其他大陸相鄰的國家一樣,依賴中國大陸的市場與投資機會。但為了避免集中於單一市場,台灣仍舊積極尋找更多元的出口市場。

他指出,因為複雜的大陸、台灣、日本歷史因素,台灣在政治上形成了特殊的認同,而且也成為台灣對強大鄰國的立場。他認為大陸在經濟和安全上都對台灣帶來威脅,從經濟的角度來看,大陸快速成長的市場實力以及特殊的資本主義(重視國營企業,而非中小企業)將會削弱台灣企業的競爭力;從安全的層面來看,大陸不斷增加軍備相對減弱了台灣的軍備,同時也破壞對於東亞區域軍事平衡。

馬英九的演說吸引了300多位師生出席。(中央社)

「盡了最大努力讓台灣適切扮演角色」

馬英九表示,在美國與大陸之間強權的平衡是台灣外交政策上的考量因素之一,而台灣只有兩個大策略可以選擇,與大陸維持和解或是繼續對抗,他選擇了前者,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下維持和解與和平的交流。他表示自已也致力和日本維持友好關係,並與美國保持密切關係。為了成功執行大策略,他說:「我盡了最大努力讓台灣在國際社會中,適切扮演的角色。」

馬英九指出,台灣在全世界只有22個邦交國,但有164個國家與屬地願意給台灣民眾免簽的待遇,「台灣一定是做對了某些事」。他最後總結指,「我盡了最大努力,我相信歷史會冷靜並公正的評價我的努力(history will judge my efforts with its cool and fairness)。」

馬英九任內一直推動兩岸關係發展,強調要創造和平繁榮的兩岸關係,又依靠與內地的合作打經濟牌。不過他這張「兩岸牌」卻令他以及國民黨失去民望,與大陸簽署《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引發「太陽花學運」,2015年的「習馬會」在台灣社會引起巨大爭議;國民黨也先在九合一地方選舉遭遇前所未有的挫敗,再在總統大選中失落總統寶座。他這句「歷史會冷靜並公正的評價」顯然有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