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媒籲畢業生「慢就業」被批粉飾就業難 網民:中國真是語言大國
撰文:香港01記者
出版:更新:
早前(10月2日),內地《光明日報》頭版刊登一篇短篇,題為〈「慢就業」不失為一種選擇〉,引來網民熱議。文中指出,今年校園招聘期在即,預計有約1000萬名大專和中學畢業生投身職場,競爭激烈,該報於是提出另一種應對辦法,就是「慢就業」,當「待定族」,考慮多點未來規劃。
該短評認為改變「畢業即工作」的觀念,有助畢業生「沉靜下來仔細觀察、學習、思考」,更為成熟地面對人生;筆者又稱「放慢步伐以更好地選擇衝刺」,社會應予以包容,令更多人可從中受益。「慢就業」說得好聽,卻顯然不是人人聽得進耳,很多內地網民就覺得很刺耳,以為這種講法不過是粉飾太平。
內地自1999年起增加大學生招收名額,是為「高校擴招」;新加坡《聯合早報》引用官方數據,新政後第一批大學生於2002年畢業,當時有145萬人,至今年已增至765萬人。不過,隨著中國經濟步入「新常態」,國民生產總值雖達6.9%,但已為25年來最低,新增職位似乎吸納不了那麼多畢業生,「就業難」已是眾所公認。
有見及此,內地網民對於「慢就業」講法,都難免有一番冷嘲熱諷:
中國真的是個語言大國,本來是失業,換個說法,又讓它說過去了。話是說過去了,然而失業的事實還在。 找不到工作就說找不到工作,說出花開也是找不到工作,不要臉。 慢就業這麼好,幹嘛不號召所有應屆畢業生都慢就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