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收入和消費穩步上漲 經濟轉型初見成效
2015年,中國經濟讓世界操了不少心。今天上午,中國2015經濟報告(簡稱「報告」)出爐,從數據來看,李克強出訪韓國時的一句「腳底風波未足驚」或非虛言,中國的居民收入和消費都在穩步上漲,朝著政府期待的經濟轉型之路前進。
人均收入增一成 農村漲幅更大
根據報告,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較上年實際增長7.4%。其中,農村和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分別為11.8%和10.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達到11422元(人民幣.下同)。
不過,看到農村收入增長強勁的同時,也不能忽略城鎮一直以來基數差距大的問題,城鎮居民收入雖然增速低於農村,但今年人均依然有31195元,是農村的近三倍,而這個差距仍有擴大趨勢。因此,中國一直在推進農村人口城鎮化的進程,去年又剛提出「農民工市民化」,以多項政策鼓勵農村人口在城鎮落戶,以求解放農村勞動力、緩解農村的貧困現狀,同時又可助城市化解樓市庫存,多方面拉動城市經濟發展。
中國經濟多年來以讓世界咋舌的增速迅猛發展,但似乎重視「快」多過「好」,居民得到的經濟增長紅利並不多。近來,中國一再提居民收入增長,將其寫入「十三五規劃」,並被列入評估中國GDP增長的「新克強指數」,強調居民收入對經濟的重要性。從數據來看,今年雖然經濟整體增幅放緩,但居民收入有了扎實的增長。
消費景氣 第三產業佔比首次過半
收入增長拉動消費。2015年,消費市場保持景氣,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00973億元,較上年增長10.7%,農村消費漲幅略高於城市。
網購數字依然龐大,全年零售額達38773億元,漲幅為33.3%,網上實物銷售已佔到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的10.8%。不過,總的來看,2015年網購增長率較上年回落明顯。由此看來,作為一種近年新興的購物形式,網購高速擴張的形勢正在漸趨穩定。
值得注意的是,全年最終消費支出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66.4%,較上年提高了15.4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已達50.5%,歷史性地超過了一半。在美國,這個數字是近70%,GDP很大程度依靠國民消費,如今中國也表現出內需拉動GDP的趨勢,說明需求結構進一步改善,漸趨於成熟。
2015年11月,李克強為《經濟學人》撰文,提到當下中國「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0%,消費升級也伴隨著強勁增長」,還提出「儘管增速有所放緩,中國經濟正在朝著我們期待的方向,朝著更多立足內需和創新拉動的方向發展」,今天公布的數字為這個說法增添了註腳。
中國經濟處在轉型階段,只看一個經濟總體增長數字漂不漂亮意義已經不大。接下來,若居民收入仍能保持增長,消費對GDP的貢獻繼續加大,那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成功率將進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