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逝世百年 奸雄背後的能臣一面

撰文:傅霾澈
出版:更新:

2016年6月6日,是袁世凱逝世100周年的日子。提起袁世凱,大家立刻想到的,可能是因為他簽署對日《二十一條》而被指為賣國賊;因為洪憲復辟稱帝而被指為竊國大盜,還有被指向慈禧告密而導致戊戌政變、涉嫌暗殺國民黨理事長宋教仁等等,總之就是罪名罄竹難書。然而百年過去,國內對袁世凱的評價,似乎也出現了一些轉變。袁世凱稱帝仍是他遺臭萬年的政治大污點,但他在推動中國現代化上所作的努力,似乎亦獲得了較多的肯定。

袁世凱於1913年10月10日正式就任中華民國大總統後,各國駐華使節覲見合影。(Wikimedia Commons)

長期以來,袁世凱的歷史評價都極為負面,歷史教科書將1915年袁世凱簽署對日《二十一條》描述為「賣國」,成為袁的一大罪名。1915年2月,日本趁歐美各國身陷第一次世界大戰無暇東顧之際,秘密向袁世凱提出了《二十一條》。袁世凱政府討價還價後,最終日本同意刪除對中國最為不利的第五號要求(包括要求中國政府聘用日人擔任軍事財政顧問、中國警察由中日合辦、承認日本在中國各地醫院、寺院、學校的土地所有權等)。但袁世凱仍然不願屈服,日本發出最後通牒,否則將執行「必要之手段」,最後袁屈服接受。

2016年6月6日,是袁世凱逝世100周年的日子。對於袁世凱的歷史評價,近年內地出現了不少討論。(Wikimedia Commions)

國力懸殊 《二十一條》無奈接受

對於簽署《二十一條》,其中一個主流說法是,袁世凱為獲得日本支持、鞏固自身的統治。但有評論認為,面對當時日本擺出大戰一場的姿態,袁世凱認為日本已收回第五號要求,其他條款已非亡國條件,鑑於當時中日國力懸殊,簽署純屬無奈之舉,而且雙方後來在條約文字上仍有不少折衷,與《二十一條》原案比較,中國損失已盡可能減小到最低程度。

相比起簽署《二十一條》,稱帝確是袁世凱無法推脫的罪名。不過就如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晚清有個袁世凱》作者趙焰所言,除了譴責袁世凱本人「利令智昏」,當時社會的「復古浪潮」也在推波助瀾──由於共和制度來得非常突然,社會上缺乏普遍的認識,可以說,當時絕大部分的人根本不清楚總統和皇帝有什麼區別。相反,在被皇帝統治了超過兩千年的普遍中國人心中,有皇帝才是正常的。其次,當時共和制度的確有不完善的地方。

各懷鬼胎者慫恿 頭腦發熱稱帝

袁世凱幕僚張一麟與劉成禺稱,袁開始時「尚知在《約法》中討生活,無違背民國意,然而他辦不成事」。據廣州市社科院的袁世凱研究專家駱寶善表示,問題主因在於分攤權力的機構太多,在參議院、眾議院中都是國民黨佔多數,任何事情都反對,又不說清原因。這對於習慣了獨斷專行的傳統官員來說,完全無法接受。因此,將社會的種種問題歸咎於共和的人當時不在少數,這為袁世凱製造了稱帝的土壤,大量鼓吹復辟的聲音令袁世凱自己也頭腦發熱。

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馬勇認為,袁世凱本可以成為中國近代史上為數不多的傑出政治家、本可以成為他曾經期望成為的中國華盛頓。然而,由於一念之差,由於傳統王權意識的深刻影響,由於錯綜複雜的現實環境,其晚年復辟的一幕醜劇,使他一生黯然失色,使他本可以獲得名垂青史的美譽,一夜之間變成遺臭萬年。歷史學家唐德剛對袁的評價則是,根據袁世凱晚年的所作所為,任何歷史學家都無法否定他是「亂世奸雄」,但是通觀他一生在內政、外交、軍事、經濟等各方面的領導才能,讀史者也不能否定他是「治世之能臣」。

根據袁世凱晚年所作所為,任何歷史學家都無法否定他是「亂世奸雄」,但是通觀他一生在內政、外交、軍事、經濟各方面的領導才能,讀史者也不能否定他是「治世之能臣」。

孫中山接班人全力揚孫抑袁

評價袁世凱,不能不提孫中山。孫中山開始時稱袁世凱為「民國之友」,後來斥之為「獨夫民賊」,這一變化,影響了往後近百年對袁世凱的評價。不過,內地近年來已經開始重新審視袁的歷史地位,主張全面客觀評價,而一直奉孫中山為正統的台灣,對袁的評價則始終以負面為主。

在生前,孫完全不是袁的對手,但死後的局面卻發生了大逆轉。袁去世後,他的舊部為爭奪繼承權內戰不止;自命孫中山接班人的蔣中正於1926年發起北伐,在兩年內以雷霆萬鈞之勢全殲北洋軍閥,一統華夏。成王敗寇,蔣中正上台後為提高自身的合法性,全力揚孫抑袁。同樣自命是孫中山政治繼承者的共產黨,對袁世凱也是大張撻伐。毛澤東秘書陳伯達1946年撰寫小冊子《竊國大盜袁世凱》,稱袁世凱「是各帝國主義在華的總工具」。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