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高考首「作弊入刑」 試場合演神魔大戰

撰文:黃俊傑
出版:更新:
工作人員以無人機監控會場周遭。(中國青年網)

理論上,教育是階級流動的重要手段,考場如戰場,如果家裡不是寬裕,公開考試可謂向上流動的重要途徑。在隨唐以後,「學子」要成為「仕子」,必先走過「科場」,為此「出貓」者不在少數,手段更是層出不窮--答案抄在衣服、鞋裡,創造力量和幻想,會嚇你一跳。時移世易,作弊與反作弊的招式愈來愈高,而在大陸「作弊入刑」在2016年高考亦為首次。不少地區都出台具體舉措,提升考場作弊防控系統,如啟動「人臉識別+指紋驗證」以防「請槍」、增加監考人數、嚴禁帶手錶入考場等等。

2015年11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刑法修正案(九)明確,在法律規定的國家考試中,組織作弊的將入刑定罪,最高可處七年有期徒刑。作為「作弊入刑」後的首次高考,不少媒體都將今年的考場紀律稱為史上最嚴。

如試卷運送車輛須加裝視頻監控設備或使用GPS、GPRS、RFID等技術手段,確保教育考試機構實時監控到試卷運送全過程。試卷整理、保​​管、分發場所須安裝2個以上攝像頭,進行全程全方位、無死角監控錄像。此外規定還強調,考試期間,每個考場內配備2名以上監考員,考場外設若干流動監考員。監考員由考點主考或考區相關負責人聘任,不得由本考區高三任課教師或班主任擔任。

去年高考期間,江西南昌曾發生一起大規模替考案,多名涉案人員一審獲刑,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因此,嚴防替考成為今年不少地區部署考場紀律的工作重點。5月10日,江西省召開2016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試安全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江西副省長殷美根在會上強調,要認真汲取去年高考替考事件的深刻教訓,高度警醒,引以為戒,切實增強做好高考安全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以更高的標準、更高的要求、更細的措施,打好高考安全工作這場硬仗,確保高考各環節萬無一失。

此前教育部下發的通知中特別明確,要結合各地實際,採用二代身份證現場報名確認、現場採集照片和指紋或指靜脈等生物特徵、及時進行信息比對等措施嚴防替考。而各地目前也分別升級作弊防控系統,其中不少地方採取了「人臉識別+指紋驗證」的入場雙保險措施;去年高考期間,福建、湖北、安徽等省份紛紛明確,禁止佩戴手錶入場,考點統一配置掛鐘。

海南還要求,在考試過程中,如有考生如廁後返回考場,監考員應在視頻監控下用手柄式金屬探測器(聲音設置為震動報警模式)對考生重新進行安檢,確認無違禁物品後,考生方可進場繼續考試。

裝有攝錄機與接收器眼鏡。(網上圖片)
另有比較「陽春」的作弊筆。(中國青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