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一改外交策略 外訪埃及 蹚中東渾水

撰文:鄭子健
出版:更新:
中國展現出布局中東的意圖,圖為阿拉伯聯盟會議。(美聯社)

中國近日外交動態確引人遐想。昨日,中國政府首度針對與阿拉伯國家關係,公布政策文件,內容涵蓋雙邊政治、投資貿易、社會發展、人文交流、和平安全等五個領域。

 

整體而言,文件主旨仍貫徹中國既往方針,與美國相比,主要賣點仍為「互不干涉內部事務」和「一帶一路」。於「一帶一路」方面,中國計劃與阿拉伯國家落實「1+2+3」合作格局:「1」為傳統能源貿易合作;「2」為合資興建基礎設施,以及放寬貿易投資限制;「3」為雙方共同發展核能、航天衛星及新能源三大高端產業。

 

雖然主旨離不開經貿合作,文件亦留下尾巴,表示中國並不抗拒參與地區安全事務。中國不只於武器裝備予以支援,還提議「開展部隊聯合訓練」;至於反恐事務,中國願意「建立長效安全合作機制」,作為雙邊情報交流、技術開發及人員培訓之平台。

 

或者於近日,我們便可知道多一點中國的戰略意圖。於今年首度外訪,出乎意料,國家主席習近平挑選了埃及為目的地,為12年來首次有中國元首到訪該地,另又有傳言他可能會順道到訪沙特阿拉伯。


埃沙兩國為阿拉伯地區領袖,於中東舉足輕重。假如習近平仍只以執行商務外交,洽談生意投資,此即代表中國方針未有變更,不談政治,經貿至上;但如他進一步提及伊斯蘭國及伊朗問題,甚至主動提議斡旋,情況則大不相同,或為暗示中國有意改變不蹚中東渾水的態度,意欲由經濟大國演變為外交強國。

分析認為習近平的戰略意圖是重塑國際格局。(美聯社)

中國的手要伸多長?又要探多深?

 

世界各國面對中國崛起,心中大概都有此疑問,特別是國家主席習近平上任以來,高舉「一帶一路」大旗,設立亞投行,外交政策顯然已遠離過去韜光養晦的日子。以中國今日政經實力,參與領導全球事務亦理所當然,但此復興大國願意參與多少?又會如何參與?

 

各國大概都掌握中國外交格局的轉向,但對其戰略意圖卻仍是不甚明瞭,甚至存有疑慮。若果中國想澄清意圖,釋除疑慮,阿拉伯世界當下正與美國關系裂痕處處,似乎是個不錯舞台,容許中國趁此空檔,展示其外交手腕。

 

阿拉伯世界與美國嫌隙叢生

 

阿拉伯世界各主要國家多年來都視美國為最強盟友,依賴其軍事力量以保衛地區安全,又多聽從其外交斡旋,調停衝突,可時至近年,雙邊關系卻每況愈下。當阿拉伯之春衝擊當地專制政權,因美國認可自由民主訴求,公開支持反對派,盟友之間已心生芥蒂。

 

其後中東世界天翻地覆,美國先是未能遏止伊斯蘭國擴張,致其阿拉伯盟友備受威脅。又其於去年雖與伊朗完成核和談,協議成果卻無甚說服力,確保不了什葉派伊朗將來不會發展核武器,威脅遜尼派阿拉伯國家之安全。

 

迄今,一眾阿拉伯國家與美國嫌隙叢生,對其安全承諾及實力心生疑惑。與此同時,中國正高舉「一帶一路」大旗,打造歐亞非經濟圈,阿拉伯各國為沿線重點之一。對此等國家而言,中國會否止於投資貿易而已,抑或有意分擔地方事務,成為美國以外的安全保證選項呢?

 

中東外交體系已見鬆動,中國可藉此機會,以行動說明其戰略意圖,令全球各國明瞭中國的外交轉向想走得有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