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科研團隊抑鬱症研究取突破 兩論文獲國際期刊《自然》刊登
浙江大學去年曾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其年齡不到35歲的胡海嵐科研團隊,已在抑鬱症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而國際科學期刊《自然》雜誌今日亦同期刊發了該團隊的兩篇論文,文章揭示了快速抗抑鬱分子的作用機制,推進了人類關於抑鬱症發病機理的認知,並為研發新型抗抑鬱藥物提供多個嶄新的分子靶點。
據了解,抑鬱症目前已成為影響人類生活最嚴重的精神疾病之一,全球發病率達11%,抗抑鬱藥物的銷售額每年以百億美金計。不過,據胡海嵐指出,目前的抗抑鬱藥物起效時間往往非常緩慢,需要幾周甚至幾個月,而且只在20%至30%的病人中起作用,這顯示目前的抗抑鬱藥物可能只是間接地起作用,醫學界對抑鬱機制的了解可能還沒有觸及其核心。
雖然作為麻醉劑及毒品主要成分的氯胺酮,近年被發現它可以在低濃度下非常快速地內改善患者情緒,並且消除嚴重抑鬱症病人的自殺想法,但要理解它如何在治療過程中發揮作用卻是近年來腦科學領域的一個重大的熱點問題。
不過,海嵐科研團隊此次在《自然》雜誌發表的兩篇文章中,就顯示他們已至少在3個方面取得原創性突破,首先他們揭示了抑鬱症的形成和大腦中的一個反獎賞中心-韁核的簇狀放電方式密切相關,並提出了全新的快速抗抑鬱機制,即通過阻斷簇狀放電從而釋放對獎賞中心的抑鬱。據胡海嵐介紹,這一系列研究同時亦闡明了氯胺酮快速抗抑鬱的全新腦機制,即氯胺酮可以通過阻斷外側韁核的簇狀放電,進而釋放對下遊單胺類獎賞腦區的過度抑制,最終產生快速抗抑鬱的療效。
其次,就針對阻斷簇狀放電的思路,他們又為開發新型的快速抗抑鬱藥物提供了多個嶄新的分子靶點。第三,他們首次發現膠質細胞調解神經元放電方式的特殊結構。據悉,此次胡海嵐團隊的發現意義重大,他們從一個嶄新的角度揭示了抑鬱症的發病機制以及對於如何使用新療法的探討提供了新的認知。
據公開數據顯示,《自然》雜誌的平均拒稿率為93%,且每期只有兩三篇科研長文得以發表。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胡海嵐團隊能夠在同一期連續發表兩篇長文來介紹科研成果,被《自然》雜誌中國區科學總監Ed Gerstner評價為「非常罕見,令人印象深刻」,而《自然》雜誌評審人也對這一系列重大突破給予高度評價。
(杭州日報/澎湃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