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美國進口高粱進行「雙反」調查 外媒:背後藏暗箭
2月4日,中國商務部宣布對由美國進口的高粱進行反傾銷、反補貼(雙反)立案調查。外媒分析認為,北京的報復醞釀已久,且還在保持克制,已鎖定好真正的攻擊目標。
2月5日,有記者在中國外交部舉行的記者會上問道:「近日,中國商務部宣布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高粱進行反傾銷和反補貼立案調查。有報道稱,這可能引發新一輪中美貿易摩擦。有人認為這是中方對此前美方對光伏產品相關決定的反擊。中方對此有何回應? 」外交部發言人耿爽當時強調,「這只是一起正常的貿易救濟調查個案。」他還說,中美經貿合作本質上是互利共贏的。
同日,《路透社》報道指,中國此舉是在用高粱鳴槍警告,現任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投票的州農場主可能會成為北京的頭號報復目標。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宣布該調查的時機引起了媒體的關注。不到兩星期前,特朗普宣布對進口太陽光伏和大型洗衣機徵稅。在2017年年底,華盛頓還決定調查中國的鋁合金板,這是數十年來,美國首次發起的反補貼和反傾銷調查。
《路透社》認為,中國罕見主動發起調查,並且也沒有回應農民的抱怨,這表明該項調查在宣布之前已經籌備一段時間。貿易專家也認為,這是對美國最近的貿易行動的報復。
專家:與中美關係的惡化有關
《紐約時報》援引上海匯易諮詢有限公司(Shanghai JC Intelligence Co.)首席諮詢師李強表示,「局部的貿易戰已經開始了。在我們看來,這與中美關係的惡化有關。」他認為,中國政府「仍在保持克制」,中國仍認為有談判的空間,也希望美國重新回到談判桌上來。
另外,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高級研究員鮑恩(Chad Bown)認為,中國商業部立案調查「表明政府已準備採取行動,這不是回應來自該行業的保護要求」。 他還說,「這是政府在採取行動,如果他們想要傳遞一個報復信息的話,這正是人們所預料的。」
《華爾街日報》稱,高粱的出口量對美國而言雖不算大,但該農作物與美國產量更大的大豆相比,是有一些明顯的相似之處的。若中美貿易緊張關係升級,大豆可能會成為中國真正的首要攻擊目標。特朗普此前承諾要重振美國鐵鏽地帶和美國農業,但報道認為,如果貿易戰爆發,中國的策略將會表明,這兩個目標是不可能同時實現的。
據世界糧食網站的消息顯示,美國是世界最大的高粱出口國,也是目前中國最大的高粱供應國。2017年,中國進口美國高粱達476萬噸,幾乎是中國2017年糧食進口的全部。中國主要使用高粱來為其龐大的家畜行業提供供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