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二手樓評估價飆升最高達一倍 交易成本水漲船高

深圳二手樓評估價飆升最高達一倍 交易成本水漲船高
撰文:慈美琳
出版:更新:
今年中國經濟的重要任務其一就是樓市去庫存,各地開綠燈放出各種優惠政策,然而北京、上海、深圳等過熱城市卻需要為樓市降温。(新華社)
今年中國經濟的重要任務其一就是樓市去庫存,各地開綠燈放出各種優惠政策,然而北京、上海、深圳等過熱城市卻需要為樓市降温。(新華社)

昨日,深圳二手樓評估價進行例行更新,價格調整幅度遠超市場預期。南山、福田等熱區二手樓估價最高可上調逾100%,部分普通住宅上調後變「豪宅」。評估價的調整催高交易稅費,二手樓交易成本水漲船高。

鏈家網大數據顯示,最近深圳二手樓市成交量有明顯回落。2016年2月只成交8846套,遠低於1月的15327套。另外,2016年1月後,深圳新增房源數量增加,而新增客源和帶看量卻明顯降低。《南方都市報》指出,這次調控的力度甚至超過剛剛推出的「3.25」新政,近來買賣雙方已進入博弈期。

評估價例行更新的消息3月初就已放出,而那時業內觀察人士認為,調整幅度高點或在30%左右。然而,昨日,調整結果讓不少人大跌眼鏡,福田中心區、紅樹灣片區等幾個區域絕大部分樓盤增幅都達50%-70%,龍崗的振業城甚至翻倍。

去年10月1日起,深圳調整政策,確定普通住宅和豪宅按房產評估總價劃分。業內人士介紹,昨日評估價上調,很多此前認定為普通住宅的房子便會被強制變為豪宅,除契稅成本可能上漲外,還可能增加差額營業稅。按深圳樓市交易慣例,稅費上漲成本只能由購房者埋單。


95後女生極簡生活7年 連唇膏番梘都用二手 通過環保令生活幸福

撰文:一条
出版:更新:

95後女生蘇一格,從大學時開始踐行可持續的生活方式,至今已有7年。全網有超過15萬人,跟着她踐行這樣的生活。

95後女生蘇一格,從大學時開始踐行可持續的生活方式,至今已有7年(一条授權使用)

從普通的服飾、傢俱、植物,到更私密的餐具、肥皂、唇膏、浴巾,只要能想到的東西,一格都會優先買二手的。她用月經杯替代衛生巾,用可重複使用的卸妝布代替化妝棉,把用過的瓶蓋插在肥皂背後當作皂盒。

在上海,她不點外賣,只吃素食,不再吃雞蛋,從農場訂不含包裝的果蔬,用廚餘垃圾堆肥,再施給新的植物。每年過生日時都獻血,體檢結果甚至比吃肉時更健康。

一格用廚餘垃圾堆肥,再施給新的植物(一条授權使用)

相比過去極致追求「零浪費」,苦行僧式的環保,一格現在更願意在愛自己的前提下愛地球——這被她稱作「環保享樂主義」。她相信,當自己的生活可以讓別人感受到幸福健康的時候,「也會有更多人願意嘗試」。

以下是她的自述:

自述:蘇一格 一条編輯:金璐

只要能買到,都會買二手

點擊放大瀏覽一格的生活▼▼▼

+8

我找不到甚麼理由去買新的東西,只要能買到的東西,我都會嘗試去買二手的。家裏的傢俱、書櫃裏的書、架子上的各種杯子,大多都是我二手淘來的,用不到了也會再賣掉。可能很多人不太能接受,一些化妝品我也會買二手的,比如唇膏,其實刮掉表層之後消消毒,對我來說也還好。

媽媽年輕時的毛衣,拆掉墊肩後依然很時尚;朋友用邊角料做的拼接裙我的衣服全部都是二手的,很難會撞衫,價格也很便宜,並且我每次再賣三手的時候,損失的錢非常少。我之前買的二手沙發不到100塊錢,二手的傢俱很乾淨,也不像新的一樣需要自己安裝、需要散味。

我的植物也都是同城二手的,它們早就經過了這個城市氣候條件的驗證,會更好養活,養不活的植物它肯定活不到出手的時候。

我高一結束之後在加拿大上學,最開始我在加拿大的二手慈善商店裏看到浴巾的時候,我也覺得好惡心,但是後來想了一下,酒店裏也是二手的東西,在酒店裏吃飯的時候,那些勺子、碗也都是幾萬手的東西,慢慢地我就甚麼東西都可以買二手了。

那裏幾乎甚麼東西都能買到二手的,比如你可以買到別人從自己種的植物上剪下來的一枝,拿回去養,還有掛衣服的衣鈎、半罐的顏料等等,當時我連洗澡用的肥皂都沒有買過新的,因為能找到很多人用了不喜歡的肥皂。

環保它就是一種生活方式,就像運動一樣,你在這個傾向裏有各種維度的事情可以做,有貴的也有便宜的。用可以重複使用的物品來代替一次性用品,很多時候是更經濟划算的。

一次性化妝棉我會用可以重複使用的卸妝布來替代。很多皂盒是塑料的,我一般會在肥皂背面插上一個用過的啤酒瓶蓋,放在水池邊,這樣它就可以立在那兒,同時也可以保持乾燥。我從很早以前就用月經杯,很多年就只用那一個東西就可以了,還可以解決月經貧困的問題。

我吃的主要的蔬菜都是從農場訂,除了類似豆芽這種東西它會有塑料包裝,其他玉米、蘿蔔、綠葉菜這些都是沒有包裝的。農場裏這些當季的、沒有防腐劑、沒有過度包裝的可持續的食物,就是會更健康更好吃的,也是對環境影響最小的食物。

我們家裏還有兩個堆肥箱,一個是普通的,一個是蚯蚓箱,一般不是味道特別大的廚餘垃圾還有露台上的落葉都會扔到裏面。如果說水、土、空氣這種東西都要買,會讓我覺得很奇怪,自己產生一些有機的垃圾,變成肥料,再種出我需要的東西,這是比較順的一個邏輯。

可持續到農場動物福利

我小的時候父母其實都挺環保的,他們本身就是很有資源意識的人。他們不會在澡堂裏浪費水,也不會在超市接受用不到的贈品。在這樣的環境裏成長起來,去保護環境、節約資源對我來說好像是一個很天然的習慣、一件自然發生的事情。

我在國外讀書的時候,加拿大是一個離自然特別近的地方,你面前的風景就好像屏保背景一樣,這時候你就更能觀察到垃圾是怎麼進入自然裏的,看到翻倒的垃圾箱,我就能想象到紀錄片裏看到的那些小動物受到傷害的畫面是怎麼產生的,以及自己不環保的行為跟自然有着甚麼樣的關聯。包括我當時寄宿的家庭,他們在喝完一排可樂之後,會把那些固定的圈圈給剪開,因為害怕自己的垃圾在運輸的過程中會掉出去,傷害到其他動物。

這兩年我更關注的是可持續議題下面的農場動物福利問題。所以開始去各地出差跑不同的農場,調研農場動物的生存狀況,並把它們做成影片內容,可以給大家看到在不同的養殖方式之下,農場動物是如何生活的。

比如之前我去過一個福利養雞場,他們的雞實行嚴格的散養,而傳統籠養系統裏的雞,往往沒有辦法伸展翅膀,而且為了避免牠們互啄,牠們會被斷喙。

做農場動物的內容,讓大家支持到更好的養殖動物的方式,讓這些動物的生活條件更好,其實反過來也可以讓人吃到更安全的動物產品。我最近寫的腳本是關於為甚麼要關心魚的,也會去一個海鮮養殖場調研水產動物的福利問題。

我決定吃純素的那一天,在一家農場參觀,正好我在月經的第一天,所以當時我非常地不耐煩,我就跟着一隻雞走,突然走神了,回過神來之後,發現草裏面有一顆蛋,我就把它撿起來,結果那是一個很熱的蛋,很明顯是母雞剛剛下的蛋。我和母雞都是女性,我們其實應該很能感同身受,但我突然想到,上一次我手裏握着一個很熱的蛋,是從我的鍋裏剛煮熟的時候。當時我寫了一個小詩:

「月經第一天/我/帶着痛經/而她/在排卵/我撿到她温熱的卵/熱度來自它身體/而不是我加熱的鍋」

一般來說,到兩歲左右的時候,等蛋雞沒有了經濟價值,她們就會被殺掉,這讓我覺得很不舒服,後來就沒有再吃雞蛋了。大多數時候吃素還是挺好解決的,有些難的是有時候一些環保的活動也不會做素食友好的選項,我之前去一個海島上調研,他們提供的餐食就是海鮮大宴,除了白米飯和海草之外我沒有能吃的。但這件事對我來講就還好,因為人是可以一頓飯不吃的,不要一整天不吃就行,但是對於動物來講,它的生命只有一個,我再難也不會有動物痛苦。

最開始我父母也不太能接受我吃素,覺得對身體不好。我就去大的醫院裏面做了一個詳細抽血體檢,向他們證明我現在的營養狀況非常好,甚至比我以前吃肉的時候還好。我會覺得作為一個年輕人,可以擁有這麼健康的身體是一個非常大的幸運。所以我每年生日期間都會有一個傳統,就是去獻血。

在幸福、快樂的前提下愛環境

+1

我之前也嘗試過一段時間零浪費,那是一種出於愧疚感的生活,讓我覺得自己不是很幸福。包括剛來上海的時候,我是不吃蘋果的,因為我發現上海沒有不帶塑料套的蘋果賣,就只吃一些不帶包裝的橘子、柿子之類的水果。

但是後來時間久了,我也覺得沒有必要那樣,環保不應該只聚焦在垃圾本身上。因為垃圾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不好說「零廢棄」是否一定就特別環保。

另一方面,環保本身作為一種每天都要踐行的生活方式,它如果令你痛苦,是沒有辦法堅持下去的。所以我現在一般會說環保享樂主義,它是建立在享樂前提下的,對我和對環境都是好的,是一個幸福美滿的狀態,而不是苦行僧式的。我也沒有把所有環保的事情全部都做到,所以我也不會去責怪別人不夠環保。

我男朋友是做公益行業的,大多數時候他都能很自然地接受這些事情,但我也不會強迫他去做他很討厭做的事情。他工作很忙,讓他像我一樣平時出門用手帕不用紙巾的話,花時間去洗手帕是一件不現實的事情。

同場加映:人到中年留學值得嗎?3名30多歲單身女性裸辭出國 創造人生拐點(點擊放大瀏覽)▼▼▼

+15

有一次我們坐高鐵,他就很想吃泡麵,想回憶在火車上吃泡麵的感覺,這也沒有甚麼錯。我就說我們可以買袋裝的(這樣產生的垃圾相比盒裝泡麵更少),我給你帶飯盒和筷子。他也接受了,而且吃得挺開心的。我覺得是我喜歡環保,我看到垃圾產生多了我難受,所以我應該做更多的事情,而不是讓別人為了滿足我的喜好,付出更多勞動。

我做環保相關的內容,有時候也會遇到很難溝通、不理解的人,我就會想到小時候,父母出於減少浪費的原因不會每一學期給我買新的書皮,那個時候我其實也不太能理解,覺得他們節約意識太過了,所以我曾經也是這樣的人。那些與我價值不同的人,我會想象成另一個時空的自己,然後告訴自己要多理解尊重人與人的不同。

所以我不會那麼想要改變別人,而是讓對話自然地發生。我通過追求環保把生活過得很幸福很健康,那麼就會自然吸引一部分人加入進來嘗試。我很認同One health的理念,我們的健康、動物的健康、環境的健康是一體的。

同場加映:無痛慳錢|90後憑物盡其用5年儲50萬 孤寒到了極致就是門學問(點擊放大瀏覽)▼▼▼

+28

這個世界上重要的事情有很多,環保不是唯一的最重要的事情。很難所有事情都兼顧到,比如說一個醫療工作者,他就很難過非常可持續的生活方式,我們也不能要求一個每天都加班或者上學非常忙的人不點外賣。

從小我就發現,當我感到自己很倒黴、抑鬱不開心的時候,一個解決這個事情的方式就是去給別人製造一些幸運的小事,我自己也會收穫幸運。我認為最完美的工作就是讓我感到有意義,又有意思的。讓自己充盈的同時,給其他生命帶來一些好的改變。這樣就挺好的,有錢可以去上瑜伽課,有時間給自己做飯,有健康富餘的血可以捐獻,我覺得這就是最好的人生。

【本文獲「一条」授權刊出,歡迎關注:https://www.facebook.com/yitiaotv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