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歐洲心臟門戶 習近平晤捷克總統商「一帶一路」

撰文:鄭子健
出版:更新:
習近平與捷克總統澤曼會晤,就中捷及中歐關係交流意見。(新華社)

3月28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訪捷克,為中國元首首次到訪該國。其間習近平與捷克總統澤曼會晤,雙方就中捷和中歐關係交流兩個多小時。兩人同意中捷兩國應繼往開來,於經貿人文各方面加強雙邊關係,增進政治互信。

早前習近平於捷克《權利報》發表署名文章,指出中捷兩國經貿關係緊密,於核電、金融、航空、科技、農業等領域有長足發展,中國已連續多年是捷克於歐盟外第一大貿易伙伴。

習近平於文中又提到,捷克早於2015年與中國簽署諒解備忘錄,共同推進「一帶一路」,而通過「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16+1合作),根據捷克的產業條件和地理優勢,兩國可進而實行產能合作,開拓金融、通訊、智能工業、納米科技、環保等領域。

據《人民日報》(海外版)解讀,於「一帶一路」版圖中,捷克以至整個中東歐地區作為「進入歐洲心臟的門戶」,「分量放大了」。例如中國、匈牙利及塞爾維亞合作興建鐵路,連結希臘比雷埃夫斯港,及其他中歐腹地,成為「一帶一路」的海陸連接點。

難民問題分化中東歐與西歐關係

習近平於一片經貿合作呼聲下出訪捷克,惟同時隱現政治暗流。近年歐洲為難民問題困擾,中東歐各國位處門戶,更是首當其衝,當地右翼政治勢力抬頭,質疑挑戰西方「自由民主」的說法。

影響所及,如內地官媒《環球時報》指出,捷克過往充當「人權先鋒」,「四處樹敵」,導致對華關係受挫。相比之下,2014年澤曼訪華,表明來意為學習中國「如何促進經濟增長和社會穩定」,不是來「傳授所謂市場經濟和人權。」

澤曼於接受央視訪問時,更直言捷克過往受制於美國及歐盟壓力,如今終於重新成為「獨立國家」,可按「自身利益」制定外交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