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華府或沿用「再平衡」策略? 北京密切注視特朗普亞太行
特朗普亞洲之行啟程,期間會到訪中國兩天,與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預料朝鮮核問題及對華貿易逆差將成為主要議題。訪華後特朗普將轉往越南,出席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領袖會議,屆時兩國領導人有機會再度會面。對北京而言,中美元首會晤固然為重頭戲,不過亦會注視特朗普在亞太各國言行,藉此推測華府現行區域政策。
據知按原定行程,特朗普訪問菲律賓後隨即返國,不出席在當地舉辦的東盟系列峰會。豈料消息一出引起美國各界迴響,認為總統缺席發出負面訊號,致令亞太各國質疑華府是否仍擔當區內領導角色;其後白宮「從善如流」,修改行程,確定特朗普如期出席峰會。
行程目標與競選口號相映成趣
儘管特朗普競選時提倡「美國優先」,認為華府不應為海外事宜過度耗費國力,與其前任奧巴馬「亞太再平衡」策略唱反調,他這次亞洲之行卻為25年來美國總統之最,長達11天。由11月3日至14日,特朗普先前往夏威夷,聽取美國太平洋司令部簡報,然後依次到訪日本、韓國、中國、越南和菲律賓,期間會在越南參加APEC領袖會議,再到菲律賓參加東盟首腦會議。
據美國新聞網站Axios分析,特朗普此行目標與其競選取態相映成趣,預料華府將重申對亞太經貿及安全承諾,並按其全球影響力展示美國實力,箇中主題為「軍事安全」及「經濟安全」,前者矛頭直指朝鮮核計劃,以及中國在南海活動,後者則為美國與區內各國貿易爭議。
白宮日前亦發表聲明,指出特朗普此行將凸顯美國對盟友及夥伴承諾,強調美國在亞太地區領導角色,確保亞太地區保持自由和開放。
華府亞太政策如霧像花
以目前所見資料作準,現行亞太政策方向與奧巴馬時代差別不大,但即使大方向一致,特朗普政府會投入多少資源尚屬未知之數,中國大概可通過其亞洲之旅,判斷「亞太再平衡」是否死灰復燃。其實迄今為止,華府尚未有整體政策示人,只隨個別議題進展作決策:特朗普剛上任就兌現競選承諾,退出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議(TPP),引起協議諸國如日韓疑慮;另一邊廂華府不顧北京反對,協助韓國引入薩德反導彈系統。
會否修補「對華包圍圈」?
特朗普此行蹤跡遍及中國四鄰,這些鄰居對華政策近年都變化微妙。自去年南海仲裁案終結,中國與菲越關係大逆轉,如現任菲國總統杜特爾特親華批美,今年更接受中國軍事援助以打擊恐怖份子。越南則對華重啟軍政高層交流,雙方承諾嚴控分歧,避免戰略誤判,實則在特朗普訪越前夕,中國外交部長王毅率先抵達越南,既為習近平作到訪準備,也重提兩國通過「一帶一路」規劃務實合作。
另一方面,中日關係近年轉趨平靜,然而隨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選舉大勝,「修憲」陰霾再次籠罩兩國,中國過去就猜疑日本軍國主義復辟,日本則指責中國才是區域不穩源頭。與此同時,短短兩年內,由於薩德部署爭議,中韓關係急轉直下,內地更流傳「限韓令」風聲,韓國零售、旅遊、娛樂等產業損失慘重,不過在特朗普訪韓前夕,兩國關係有和緩跡象。
大概北京會特別留心,特朗普會否利用中日韓嫌隙,繼而極力拉攏菲越,修補「對華包圍圈」。對此專家意見偏於保守,如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李巍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稱:「特朗普可能會對之前忽視亞洲的政策做出局部修正,採取一種有限的、有選擇性的亞太接觸戰略,向盟國做出一些象徵性的安慰舉動,但沒有能力也沒有意願在安全領域做出新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