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重覆使用航天運載器預計2020年首飛 或能「一天一飛」航班化
中國的航天科技發展一日千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一院目前正與國內機構共同合作研製可重覆使用的航天運載器,並計劃約於2020年實行首飛。其最終目標不僅能將單位有效載荷的運輸成本降低至現有一次性運載火箭的10%,還能大幅縮短發射準備時間,有望像飛機般實現航班化。
可重覆使用運載器的領域 中美是「比肩的」
據一院研發中心總體室主任陳洪波介紹,可重覆使用運載器是指能利用自身動力攜帶人員或有效載荷進入預定軌道,並可從軌道返回地面,可多次重覆使用的航天運輸工具。陳洪波表示,中國正在研製的重覆使用運載器兼具航天器和航空飛行器的特點。與傳統的一次性火箭相比,中國正基於目前的火箭發動機,通過技術改進使其實現重覆使用。
計劃約在2020年完成首飛後,還將連續進行數次飛行,以驗證其快速再次發射和重覆使用的能力。而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主導的XS-1試驗性太空飛機也計劃在2020年完成飛行試驗,因此陳洪波認為中美兩國在可重覆使用運載器的研發領域是「比肩的」。
力求實現一天一次飛行
至於中國目前正在研發的航天運載器,其起飛方式與傳統火箭一樣都是垂直發射,但特別之處是讓一、二級的運載器並聯組合在一起,一級「背」着二級,二級機身設置著有效載荷艙。而當一、二級運載器在完成各自任務後,將分別返回着陸場,像飛機一樣水平降落在跑道上進行回收。除了降低發射成本外,該運載器的發射周期也將大大縮短。相比傳統火箭長達數月的發射準備時間,該運載器將引入航空領域的快速檢測理念和技術,力求具備一天一次飛行的能力。而從外觀來看,中國研製的重覆使用運載器與傳統火箭最顯著的區別就是其一、二級的運載器均帶有飛機一樣的「翅膀」。
陳洪波指出,該運載器主要面向300至500公里高度的軌道,可滿足未來「快速、可靠、廉價」的航天運輸需求。例如可承擔起未來中國太空站的人員、物資運輸任務,也能滿足軍民兩用的有效載荷發射需求,還能開發太空旅遊等民用產業。
此外,中共十九大報告中亦指出,「要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強化基礎研究,實現前瞻性基礎研究、引領性原創成果重大突破」。有內媒分析指,可重覆使用運載器的技術代表着世界科技前沿,同時其應用前景極為廣闊。據介紹,中國預計在2030年前可全部完成可重覆使用運載器的研發及相關飛行試驗,屆時有望成為全世界首個實現完全重覆使用運載器研製的國家。
(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