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孫政才等地方大吏失勢 近月官場暗湧顯示反腐未竟全功

撰文:鄭子健
出版:更新:

近月內地官場暗湧四起,多名地方大吏仕途生變,自2017年5月起,寧夏、甘肅和重慶三地「一把手」皆有異動。
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書記李建華於6月調職,轉任全國政協提案委員會副主任;王三運於4月卸任甘肅省委書記,調任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至7月中紀委宣布其涉嫌嚴重違紀,落馬受查;同樣於7月中,中共中央宣布孫政才不再兼任重慶市委書記,未提「另有任用」之餘,更傳這位政治局委員已遭中紀委帶走調查。

孫政才曾被認為是中共第六代的政治新星。(資料圖片)

重慶「國企腐敗形勢依然嚴峻」

孫政才本為中共政治明星,自2012年起擔任中央政治局委員及重慶市委書記,為今年十九大「入常」大熱人選之一。

今年2月,中共中央巡視組來渝視察,批評重慶黨政領導層「帶病提拔」幹部,市內「黨的領導弱化,擔當意識不強,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有差距」,其後孫政才兩度表態,承諾跟進巡視組意見,設立專門小組以改善施政。

更為要者,孫政才任重慶一把手5年,竟遭巡視組直斥,未能根治薄熙來任內市政腐敗問題:「上輪巡視發現的一些重點問題整改不到位,清除『薄、王』思想遺毒不徹底,國企腐敗形勢依然嚴峻,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沒有得到有效遏制。」

年初甘肅官場爆「塌方式」腐敗

至於甘肅原省委書記王三運,其落馬原因為涉嫌嚴重違紀,但其仕途失勢早見於在任之時。除了政績欠奉,未見改善甘肅經濟民生,王三運作為一省首長,無力根治地方貪腐,甚至有同流合污之嫌。

於王三運受查之前,今年初中紀委掃蕩甘肅官場,當地多名省政要員倒台,包括甘肅省常務副省長虞海燕和甘肅省信訪局局長戴炳隆。甘肅轄下各市政府亦未能倖免,西市原政協副主席彭雙彥、慶陽市委原常委張萬福、武威市委副書記陶軍鋒、林業廳廳長馬光明逐一落馬。繼而中共中央重組省領導層,空降中財辦副主任唐仁健,赴甘任副省委書記及省長。

2013年2月3日,習近平視察甘肅一戶貧困戶,王三運(左三)對老農板著臉。(央視截圖)
寧夏黨委書記李建華稱,要防止過熱泛清真化,原則上不再新建宗教場所。(新華社)

寧夏捲入「伊斯蘭化」爭議

雖然李建華仍任職全國政協,但其調職過程卻耐人尋味,引起各方猜測。首先,由卸任寧夏黨委書記到接任現職,其間有兩個月「空窗期」;其次,李建華調職全國政協之前,任職寧夏黨委書記未滿5年,且未達地方一把手65歲退休之齡;其三為按慣例地方大吏調入中央,多數任職於全國人大,李建華卻調往全國政協此諮詢機關。

有見及此,外界視李建華已是「帶病之身」,才會忽然提早調任閒職。至於失勢原因,或與其任內寧夏「伊斯蘭化」爭議有關,例如據去年5月BBC中文網報道,當地路牌並列中文及阿拉伯文,氣象局官網亦曾以阿拉伯文加注,黨政機關則積極推廣清真食品管理條例。縱使李建華曾試圖降溫,如承諾不再新建宗教場所,但過往舉措激發網民議論,質疑寧夏是否過份「伊期蘭化」。

中共中央對地方大局胸有成竹

距十九大只有數月之遙,時值黨政領導層換屆時刻,屢傳地方大吏失勢倒台,其實反映現屆中共中央胸有成竹,有把握控制官場動蕩,自信可以及時重整地方政務。對於此等「關鍵少數」,一經中共中央判斷為不勝任,就算是李建華和王三運,之類地方大吏亦要黯然離任,入京當閒職,可見不論是甘肅發展乏善足陳,還是寧夏「伊斯蘭化」爭議,中共高層都密切注視。

自十八大以來,5年來反腐運動如火如荼,至近年官方宣傳要由「運動式」轉入「制度化」之路,稱之為「標本兼治」,不過由甘肅官場「塌方式」腐敗,到重慶「薄、王」餘毒未除,足見即使是中共中央也未敢宣布「自我監督」大功告成,只能說反腐「永遠在路上」,承諾繼續澄清吏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