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兩會】醫保基金「穿底」迫在眉睫 過度醫療弊病如何化解?

撰文:香港01記者
出版:更新:

每年兩會,委員、代表們都少不了要提到醫改問題,因近年醫患矛盾、醫保不足等問題突出,兩會的醫改提議常會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今年,又有委員提出發展中醫藥、異地醫保跨省結算等問題。

國內繼社保基金後,醫保基金也出現了收不抵支的狀況。這其中有人口老化等結構性問題,也有醫療體系弊病叢生的制度性問題。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近日發佈消息稱,在醫療費用快速增長的背景下,醫保基金面臨越來越大的支付壓力,支出增幅高於收入增幅,甚至有相當一部分省份出現了當期收不抵支的狀況,基金「穿底」風險日益凸顯。

一些省份已經出現醫保基金同期收不抵支出的狀況,「穿底」或已迫在眉睫。(新華社)

醫保基金類似本港的強積金,由僱員和雇主各繳付薪酬的一定比例,用於支付僱員的醫療開支,和強積金較大的區別是,強積金是個人賬戶由個人支配,而醫保基金則是由政府統收統支,所以不存在個人賬戶「爆額」的問題。

國內醫療體系的問題長期為人詬病,其中過度治療為核心問題,不但不利病人的治療,也是醫保基金開銷過大的原因之一。國內醫療機構小病大治、大病久治、過度檢查等問題,病人並非不知情。但患者能通過醫保報銷,不用白不用,醫生則多賺提成,雙方各取所需,何樂而不為?

其結果是醫療費用和醫保開銷不斷攀升。據統計,2000年醫保支付只佔醫療機構收入的3%至4%,但這一比例不斷提高,到2014年已經達到52%,即醫療機構每從患者處收取100元(人民幣.下同),當中48元是患者自付,52元由醫保支付。同期,年度醫療開支的費用年均增長高達15%,為GDP增速兩倍。

過度治療是目前醫療系統中最為人詬病的問題。(新華社)

由人社部發佈的《中國社會保險發展年度報告(2014)》顯示,自2012年開始,醫保基金收入增長速度低於支出增長速度。報告預測,2017年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將出現當期收不抵支的現象,到2024年就將出現基金累計結餘虧空7353億元的嚴重赤字。而在個別地區,已經出現基金「穿底」的現象,如湖南衡陽的醫院已經被拖欠3000多萬元資金。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當局設計了一系列制度,希望堵塞漏洞。具體措施包括:使用智能監控系統核查醫保開支的合理性;引入第三方支付評審中心;設置每次就診報銷的金額上限等。

總體而言,各種措施仍集中在「堵」,對於「疏」的著力並不多。意見認為,這仍難以根治問題,因為最大的癥結在於目前政府對醫療體系的財政補貼僅屬杯水車薪,醫院大多需要自負盈虧。而政府對於醫療費用有嚴格限制,按照規定收費不要說維持醫護人員的體面生活,即便連醫院的營運也成問題,所以無論是醫院還是醫生都有潛在的強烈「創收」衝動。

因此,國內醫保問題的本質還是醫療體系的不健全。讓我們拭目以待,今年的兩會能開出什麼良方。